当前位置:

应急避险湖南行丨回溯:洪水来啦!湖南桑植“五金花”救出73名群众

来源:红网 作者:杨斌 范警元 李婧雯 编辑:肖拓 2024-05-26 22:22:03
时刻新闻
—分享—

编者按:闻汛而动,守护安全。近年来,全省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省防指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决策部署,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扎实推行“631”预警叫应机制,筑牢防灾减灾救灾人民防线,涌现出一批应急避险成功案例。为全面提高全社会安全意识和应急避险能力,即日起,省防办、省应急管理厅联合红网时刻新闻推出“应急避险湖南行”专栏,敬请关注。

图片11_conew1.jpg

事发当晚芙蓉桥村至淋溪河街道水淹情况。(资料照片)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杨斌 通讯员 范警元 李婧雯 桑植报道

七个小时,倾泄了一年里最大的降雨量。肆虐的雨水,落地成河,裹挟黄泥横扫四方,宛如噬人猛兽肆意奔涌,夜幕下的村庄浑然不知,千钧一发!

危难之时显英雄。不待洪水收割生命,五位巡查的女党员在山洪漫堤入村前,发现险情火速组织73名群众转移,成功避免了人员伤亡。这是发生在2023年8月27日张家界市桑植县芙蓉桥白族乡芙蓉桥村的一起成功避险案例,应急管理部予以通报表扬。

“应急救险从来不是打通最后一公里就行,必须在伸手就够的距离手拿把掐才能不辱使命。”5月22日,面对记者采访,张家界市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李耕田一以概之。

抵近、抵近、再抵近,全面把控风险点,留足应对的窗口时间,这是桑植县芙蓉桥村“8·27”山洪灾害成功避险的经验所在,也是张家界市应急防控零距离理念的一次成功实践。

如今,回溯、复盘这个应急案例的全过程,还能给人新启发。

最强暴雨即将抵达!

——2023年8月26日16时,省防办召开会商调度会;

19时,桑植县启动Ⅳ级应急响应;

22时,全县乡镇干部在岗严阵以待。

此时,迎峰战场有了新变化!

——26日22时至27日5时,桑植县迎来当年最强夜雨袭击,全县范围普降大到暴雨,其中桑植县芙蓉桥白族乡平均降雨量为168.8mm。

27日凌晨3时,桑植县防办果断将应急响应提升至Ⅲ级,加强与市防办协调,对上游降雨、来水流量、洪峰预测、水库削峰调洪等技术数据进行会商,确保洪峰过境时县城区绝对安全。

此时的芙蓉桥村,原村党支部书记王亚婕立即和王芳、王咏梅、钟苗等三位女同志外出查看河道水位,巡查时发现水位上涨迅速,情况紧急!

王亚婕马上联系钟家里组的村民代表谷美华进行分片转移群众。钟苗负责通知转移小学附近群众;王咏梅负责通知转移喜洲街道群众;王芳、王亚婕负责转移钟家里新村群众;谷美华负责将转移群众带到小学进行安置。

她们通过敲锣、敲门、呼喊、电话联系的方式,做到通知到位每一户,此时水流快速涌入街道,5位女同志仍坚持淌水逐户通知。

27日3时35分,沿河群众全部安全转移至芙蓉桥小学,这时街道水位最深处已有1.2米。

桑植县本轮降雨雨情发展之猛、覆盖面之广、暴雨强度之大、破坏性之强、降雨时段之集中、洪水出峰之快、过程量级之高均创1998年以来新高。

“但广大干群万众一心全力应对,实现了不因灾害死亡一人的目标。”当地干部说。

不仅是芙蓉桥,包括桑植县马合口、桥自弯等乡镇在内的三起成功避险案例均得到国家应急管理部书面通报表扬,省、市防办针对本轮强降雨的成功应对专门发出表扬信。

“提升群众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是关键。”王亚婕说,村里每年都要组织几次防山洪演练,通过演练让群众熟悉了转移避险路线,提高了灾害应对能力。

所以,成功脱险并非侥幸。虽然距离“8·27”山洪灾害已远,那夜的风雨交加中,桑植县各级党员干部和包保责任人及时抢通生命通道,度过一个惊心动魄夜晚的记忆不曾模糊,他们一心为民的事迹历久弥新。

来源:红网

作者:杨斌 范警元 李婧雯

编辑:肖拓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646849/60/13939155.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