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局长“带岗” 校长“带人” 湖南为毕业生求职打开新窗口

来源:红网 作者:卢欣 邓宇 李琴 编辑:肖拓 2024-05-27 22:22:40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卢欣 通讯员 邓宇 李琴 长沙报道

毕业求职季,岗位触屏及。为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千方百计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即日起,全省各市州(含湘江新区)及有关县(市、区)人社局长将联手各地高校书记/校长走进直播间,连续开展40余场“厅局长直播带岗”和“书记/校长直播荐才”活动。

本次活动由湖南省人社厅主办,湖南省人才集团承办。活动期间,参与带岗的市州人社局长将走进直播间推介本地优质重点企业,讲解引才政策、分析就业形势。此外,各市州代表高校书记/校长将分别介绍学校专业设置和办学特色,化身就业“红娘”向企业推介毕业生。

5月27日首场直播活动,长沙市人社局、浏阳市人社局和湖南女子学院率先登场亮相。人社局长或以成绩数据彰显城市魅力,或以真诚姿态诠释发展环境;高校校长亦满怀真情实意“安利”优秀毕业生,希望用人单位与他们在这个春夏之交实现双向奔赴。

长沙市

为毕业生带去更多求职幸福感

“全市人才总量突破300万,累计为近17万名人才发放奖补资金26.7亿元,获评2023年中国年度最佳引才城市,连续16年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直播开始后,长沙市人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周学林迅速进入角色,用一组成绩单向网友展示了省会长沙对年轻人的强大吸引力。

记者获悉,长沙市近年来在智能制造、新消费、文化产业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提供了充足的优质就业机会。全市高校近3年每年有超20万名毕业生,就业率近9成,在长就业率4成以上。2024年,全市应届毕业生整体去向落实率与往年同期基本持平。

周学林表示,为充分满足毕业生求职需求,长沙人社联合有关部门、园区和高校,在拓展岗位、优化服务、联点帮扶等方面发力。同时,出台技能培训、就业见习、实习实训、社保补贴、创业担保贷款、经营场所补贴、一次性创业补贴等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助力青年逐梦未来。此外,创新开展系列活动,建立就业服务长效机制,优化线上线下“一站式”青年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实现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打包办”,让高校毕业生享受更加便捷、优质的服务。

随后,周学林邀请中联重科和比亚迪相关负责人加入直播间,介绍企业发展历程、主营业务状况,发布工程师、财务管理、营销售后等岗位,并详细解答求职者关心的薪资水平、福利待遇、职业发展等问题。

谈及此次触“网”感受,周学林坦言有些紧张,但更多还是充满期待。“直播带岗可以让我们快速知晓求职者的疑问并作出有效回应。由于时间所限,我直播时只回答了2个问题,广大网友后续可通过湖南人社公众号等留言,我们将及时予以答复。”

浏阳市

就业服务有“流量”更有“留量”

“就业是民生之本,我们要跟上新形势、结合新要求,通过新平台传播信息、宣讲政策,让求职者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虽然是初次接触直播带岗,但浏阳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戴伟平的临场发挥让不少观看直播的网友纷纷点赞。

近年来,浏阳市通过采取一对一指导、与企业精准匹配等跟踪式服务,引导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我们今年先后组织企业前往省内多所知名高校举办招聘会21场次,近1000名学生达成就业意向。使用事业编制针对应届生引进高层次人才60名,在每次事业单位招聘中明确一部分岗位面向高校毕业生。”戴伟平说。

长期以来,烟花爆竹是浏阳最知名的特色标签,不过戴伟平此次推荐的3家企业却分别来自电子信息(蓝思科技)、生物医药(华纳大药厂)和食品生产(盐津铺子)领域。“浏阳市主要有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烟花爆竹、智能装备绿色食品等产业,结构多样化,抗风险能力强,能基本保障充分就业。”戴伟平表示,上述3家企业均位于浏阳经开区,离长沙市车程30分钟左右,求职者往返长浏居住、工作更方便。

“浏阳是一座浪漫、向上的城市,相信年轻人一定会爱上这里。”戴伟平介绍,目前全市机关事业单位中“新浏阳人”超过1万,产业中的“新浏阳人”超过10万,为了让他们居住舒心、生活暖心,浏阳市投资建设8000余套人才公寓,在园区周边新建各类学校20多所。同时,面向外地来浏创业的年轻人给予政策扶持和奖励;对于在浏工作的外地人,更加注重其劳动权益保护,实行快办优办。

“真诚欢迎优秀青年人才到浏阳工作,亲身感受美丽烟花的魅力和人才环境的温情。”戴伟平说。

湖南女子学院

校长化身“推销员” 云端助力“她”就业

“接下来我将推荐10名优秀毕业生,希望用人单位能够为他们提供合适的就业岗位。”5月27日下午,湖南女子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何旭娟带着一摞简历走进直播间,为该校2024届毕业生“代言”。

何旭娟介绍,作为全国妇联与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湖南女子学院围绕“女字招牌”,紧扣应用型办学定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妇女事业发展;聚焦“一老一小一女性”,培育老年学、女性学、家政学、学前教育专业等一批学科专业品牌;大力弘扬红色湘女精神,把性别平等、湖湘文化、礼仪修身、非遗传承等融入人才培养;推动校企合作、协同育人,促进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

“学校近3年毕业生就业去向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今年应届毕业生共3469人,其中本科生3308人,专科生161人(均来自空中乘务专业),目前还有部分毕业生未落实就业去向。”面对镜头,何旭娟拿起简历逐个推荐起来。与此同时,4名毕业生代表坐在场边,听到校长呼唤自己的名字便起身上台端坐,自信大方地向企业毛遂自荐,尽显青年朝气。

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成晨是当天获得推荐的毕业生之一,在校期间,她曾前往益友公益促进会、桐柏县民政局等实习。“要在工作中找到自己的意义,在服务他人中实现人生价值。”成晨说,实习经历让她意识到需要把专业所学落实到生活实践,通过实际行动深耕“服务”二字,走稳“奉献”之路。她打算找一份与社会工作相关的工作,或报考事业单位行政助理岗位,在基层岗位挥洒青春汗水。

“直播荐才拉近了高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的距离,希望能帮助同学们找到心仪的工作。”何旭娟表示,湖南女子学院接下来将通过加强就业指导、加大优质岗位供给等举措,引导毕业生就业创业,为经济社会发展输送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来源:红网

作者:卢欣 邓宇 李琴

编辑:肖拓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646849/61/13943156.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