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5月20日讯(记者 汪衡 通讯员 伍孝雄 吕凯)近年来,祁阳市纪委监委以“三湘护农”专项行动为总抓手,坚持从政治上看、从问题上查、从诉求上抓、从根源上治,深入整治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截至目前,查处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49起,党纪政务处分22人、组织处理41人、追缴退还群众资金528.92万元。
坚持从政治上看,统筹谋划推进。市委将整治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作为政治监督“第一课题”,统筹相关市直部门参与,贯通全市纪检监察力量一体推进。明确整治重点。聚焦落实乡村振兴领域决策部署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聚焦惠农补贴资金、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涉农项目资金审批分配、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聚焦基层黑恶势力背后的作风和腐败问题,聚焦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等5个方面整治重点,细化提出20条具体措施,形成专项整治“任务书”和“施工图”。健全运行机制。创新建立“牵头单位周调度、分管领导月调度、主要领导季调度”工作机制,分门别类建立问题线索、典型案件、案件督办、为民办事、制度建设等5个工作台账,压实农业农村、自然资源、财政、市监、水利等职能部门主体责任,推动形成“1+N”工作格局。
坚持从问题上查,强化严的氛围。把查办案件作为最有力、最深入的监督,在专项整治中释放长期从严、一严到底的强烈信号,涉及专项整治的问题线索优先核查处置,形成有力震慑。坚决查处落实惠民惠农政策中的骗取套取、优亲厚友、吞噬私占补贴资金等问题。惠民惠农财政补贴涉及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和乡村振兴的方方面面,这些补贴成为一些基层干部眼中的“唐僧肉”。坚决查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中的私设“小金库”、套取集体资金、违规处置集体资产资源等问题。精准扶贫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大量财政资金向基层倾斜,农村集体资源开发、资产盘活等为村集体带来大额收入,加之农村集体“三资”监管不严,容易滋生腐败。今年以来,全市立案查处的21件村级主要负责人违纪违法案件中,13件存在农村集体“三资”方面的问题。坚决查处涉农项目建设中的不按要求招投标、套取挪用项目资金、项目验收审核不严等问题。紧盯农村道路、水利、危房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特色种植、农产品加工等农业产业项目以及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重点领域,抓住项目招投标、工程实施、竣工验收、收益分配、项目运营等关键环节全过程跟进监督,严肃查处了6起典型案件,处理处分11人,追回项目资金156.6万元。
坚持从根源上治,推动常治长效。把查与改贯通起来,建与治结合起来,从根源上防治问题发生。推动问题整改。组建5个督查组开展专项整治问题整改“回头看”,由委班子成员带队,深入22个镇(街道)66个村(社区)以及19个市直部门,开展整改工作抽查检查,对重视不够、推进缓慢、效果不佳的21个单位一把手、部门负责人进行约谈,确保真整改、改到位。强化警示教育。选取职能部门、镇村干部违纪违法典型腐败案件,拍摄专题警示教育片《利剑出鞘 潜心护农》,在全市各单位干部职工大会上播放。组织案发单位人员、镇村干部100余人参加下马渡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原主任谭某球案庭审旁听,用身边事身边案教育身边人。加强制度建设。专项整治明确提出要形成一批制度成果,督促各级各部门针对发现的突出问题、薄弱环节和风险隐患,健全完善规章制度12项。市农业农村局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九严禁”“九不准”的通知》,市财政局出台《祁阳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管理办法》,市发改局制定《祁阳市在法定招标规模以下使用国有资金投资工程建设项目发包管理办法》等。四是提升治理水平。将专项整治有机融入基层治理,推动监督下沉落地,完善基层监督体系。在全市560个村(社区)推行群众信访诉求登记制度,建立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全面实行村级纪检员联村跨镇监督检查,不断将专项整治成果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
来源:红网
作者:汪衡
编辑:肖拓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