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链接:走!去永州,追理学之光!中国龙舟公开赛+国家非遗龙船赛将在道县举办
红网时刻新闻5月21日讯(记者 成文杰 通讯员 盘林)5月21日,中共道县县委、道县人民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就即将于6月1日至6月4日,在道县潇水河城区段先后举办的“走!去永州,追理学之光”“清枫杯”中国龙舟公开赛(湖南·永州道县站)暨“龙腾潇湘”中国传统龙舟赛“农商银行杯”“理学圣地·龙腾四海”道县2024年端午节国家非遗龙船赛等相关情况进行了介绍。发布会上,道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长蒋金银,县人民政府副县长何小白,县文旅广体局党组书记周镜忠,分别就周敦颐理学文化推介系列活动具体安排、两场龙舟(龙船)赛事筹备情况、相关文旅活动等内容回答了记者提问。
记者:据我们了解,道县此次举办的两个赛事是周敦颐理学文化推介系列活动的内容之一,请问道县今年在周敦颐理学文化推介方面有哪些具体的安排?
道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长蒋金银:周敦颐是湖南省永州市道县人,宋明理学的开山鼻祖,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列举的中华文明史上25位思想大家之一。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指示,让理学文化走向世界,经道县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从2024年6月1日开始,举行“走!去永州,追理学之光”2024年周敦颐理学文化推介系列活动,具体有开幕式、体育赛事、文化传承、教育传承、学术研讨和文旅融合等6个方面16项主题活动。具体如下:
一是开幕式。6月1日,我们在道县文体公园举办“走!去永州,追理学之光”道县2024年周敦颐理学文化推介活动启动暨“百龙出征”仪式。
二是体育赛事。6月1日-2日,在道县潇水河城区段举办“清枫杯”中国龙舟公开赛(湖南·永州道县站)暨“龙腾潇湘”中国传统龙舟赛;6月2日-4日,在道县潇水河城区段举办“农商银行杯”“理学圣地·龙腾四海”道县2024年端午节国家非遗龙船赛;6月5日-12日,在道县文体公园举办贵州村BA篮球赛湖南赛区选拔赛。
三是文化传承。5月28日-6月上旬,在道县文体公园、西洲公园和周敦颐文化广场举办“理学圣地·龙腾四海”道县端午节国家非遗道州龙船文化展示活动;6月上旬,举办“理学圣地·龙腾四海”道州龙船文化摄影大赛;7月份,在西洲公园举办“理学圣地·吾道南来”音诗画展示活动;6月-12月,在道州濂溪书院举办“理学圣地·吾道南来”传承周敦颐理学文化之“濂溪讲坛”;6月-12月,在道州濂溪书院举办“理学圣地·德治润心”传承周敦颐家风家训活动之“清风讲坛”。
四是教育传承。6月中旬,在文体公园举办“理学圣地·百年育才”道县濂溪教育基金慈善募捐晚会;9月份,在道州濂溪书院举办“理学圣地·理传千年”百名学子十六岁及冠礼。
五是学术研讨。11月份,在陈树湘党员教育基地举办“理学圣地·道州悟道”周敦颐理学文化国际化协商协作暨周敦颐理学思想研讨会议。
六是文旅融合。常年举办“理学圣地·道州探秘”大美道州精品线路1—3日游;6月上旬,在周敦颐文化广场举办“理学圣地·十里药香”道州风药展销活动和“理学圣地·道州味道”美食周活动;5月下旬开始,举办“理学圣地·全民健身”体育彩票销售系列活动等。
“走!去永州,追理学之光。”欢迎大家来道县追溯湖湘文化源流、体验民俗风情、畅享避暑休闲、品味美味佳肴。
记者:两个龙舟(龙船)赛事在道县举办,作为活动承办方,道县将如何做好准备赛事现场、提供服务保障等赛事筹备活动,可以给我们介绍一下吗?
道县人民政府副县长何小白:近年来,道县依托优势资源,举办或承办了多次大型文旅活动。去年,“理传千年 龙腾四海”道县2023年端午节“紫金杯”国家非遗龙船赛出圈出彩,“巅峰湖南·2023”六大名山登山赛暨“大美永州”大穿越活动(道县站)精彩有序。今年3月30日,道县追光者群星演唱会圆满举办,引发强烈反响。作为本次“清枫杯”中国龙舟公开赛(湖南·永州道县站)暨“龙腾潇湘”中国传统龙舟赛和“农商银行杯”“理学圣地·龙腾四海”道县2024年端午节国家非遗龙船赛承办地,道县将严格遵循“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的要求,坚持“结合实际、守正创新、开源节流、节俭办会、文明和谐”的办赛事指导原则,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统筹调度,举全县之力办好龙舟(龙船)赛事,努力实现道州龙船扬名海内外、道县形象出圈出彩,具体做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一是高规格组织统筹。道县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精心组织,统筹安排,扎实工作,以最高标准、最优服务、最好效果圆满完成两个赛事。县级层面,构建了组织有力、协调顺畅、联动高效的领导机制,成立由县委书记李天明,县委副书记、县长唐超学亲自挂帅指挥的龙舟(龙船)赛组委会,统筹调度全面工作。组委会下设了全部由县级领导担任组长的综合协调组、赛事组织组、宣传报道组、资金筹集组、安全维稳组、节目演出组、督查督办组、医疗保障组、环境整治组、旅游推介组、志愿服务组、后勤保障组等12个小组。各工作小组将在组委会的领导下,有条不紊地推进大赛各项筹备工作。
二是高标准谋划策划。我们抓牢中国龙舟公开赛落户道县的机遇,严格按照赛事的要求和标准进行科学谋划策划,做到思路清、方向明、定位准,为赛事提供优美的比赛环境。本次龙舟公开赛和龙船赛均选择在潇水河道县县城段(上关大桥以南河段),这里水面宽阔,水量丰沛,水质优良。我们依托得天独厚的水域佳境,倾情打造高水平高质量的龙舟专业竞技场地,为来自全国各地的龙舟队伍提供一个展示竞技水平、挥洒运动激情的理想平台,让参赛的运动健儿们在碧波荡漾的江面上追逐光荣与梦想。同时,我们还组织开展“最美船王”“最美舵王”“最美鼓王”“最美锣王”等“最美非遗文化传承”民俗文化评选活动,擦亮道州龙船国家级非遗品牌,增强龙船赛关注度和美誉度,促进全县文旅体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三是高强度推进落实。我们站在全国乃至全世界角度一以贯之抓好各项工作落实,坚持以一流的标准、一流的服务、一流的赛事、一流的环境、一流的安全创造一流的形象和一流的品牌,努力实现专业化、职业化、品牌化、产业化目标。坚持“实”字当先,全县上下对标对表、聚焦聚力、融入融合,高强度推进,高效率落实。县级领导、各组组长和部门、乡镇(街道)“一把手”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各单位各部门全力投入、密切协调、优化服务,做到人员到位、责任到岗、任务到人。我们将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管理、维护交通秩序、美化城市环境,特别是加强比赛场地及周边秩序的维护和水上救援力量的准备,确保赛事期间的安全工作万无一失,确保赛事各项目标圆满完成。
记者:道县历史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自然景观秀美。游客在观看中国龙舟公开赛和国家非遗龙船赛两场赛事之余,还有哪些值得去看、去游、去打卡的地方,可以推荐给大家吗?
道县文旅广体育局党组书记周镜忠:道县古称“道州”,素有“襟带两广、屏蔽三湘”之称,被誉为“中国龙舟之乡”“中华诗词之乡”“中国理学文化之乡”“中国红色文化之乡”“中国脐橙之乡”和“湖南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道县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红色是道县最亮的品牌,古色是道县最深的底蕴,绿色是道县最大的优势,红与绿相得益彰、古与今交相辉映。道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可以用“七个一”来概括:这里有一颗8万到12万年前东亚现代人类牙齿,这里有一粒1.2万年前的人工栽培稻本,这里有一篇传诵千古文章周敦颐的《爱莲说》,这里有一手千金难求的何绍基书法,这里有一堆神秘莫测的“鬼崽岭”石像,这里有一支传承千年的道州龙船,这里有一个感动中国的陈树湘“断肠明志”红色故事。这也是我们平时所讲的,以陈树湘、何宝珍两位革命烈士为代表的红色文化、以周敦颐为代表的理学文化、以何绍基为代表的书法文化、以道州龙船赛为代表的民俗文化、以玉蟾岩遗址为代表的稻作文化、以福岩洞遗址为代表的始祖文化、以鬼崽岭祭祀遗址为代表的神秘文化等“七大特色文化”。
道县山清水秀、美景宜人。道县集奇、险、秀、美、幽于一体,汇山、水、田、洞、泉于一县,有陈树湘红色文化园、濂溪故里两个4A景区,葫芦岩1个3A景区;有4个国家文物保护单位,6个省级、15个市级、80个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我县通过深度整合,精心推出了“红色信仰之旅”“文明溯源之旅”“修身悟道之旅”“寻奇探秘之旅”“石刻研学之旅”“古村休闲之旅”等六条精品旅游线路,游客朋友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和时间安排,选择线路畅游道县。在这里,广大游客可以追寻红军长征足迹,重温峥嵘岁月,留下红色印记;在这里,可以投入青山绿水怀抱、远离城市喧嚣,陶冶身心性情;在这里,可以追溯湖湘文化源头,体验民俗风情,品味美味美景。在这里,可以行走千年古城之中,感受岁月沧桑,诉说人文历史。
道县文旅相融、热情相待。近年来,道县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今年聚焦文农体旅融合发展,充分利用“春、夏、秋、冬”四季美景,着力组织开展好春赏花(永州“十场花事”乡村旅游推介、追光演唱会)、夏品俗(端午节国家非遗龙船赛、周敦颐理学文化系列活动)、秋采果(脐橙节、丰收节)、冬拉练(登山活动、重走长征路等)为主题的四季文旅活动。通过走独具特色的旅游发展之路,加快建设旅游强县,推动全县文化旅游提质、乡村旅游升级、研学旅游成势、康养旅游提速,提升全县文化旅游标准化、市场化、品牌化、融合化水平,让旅游业更好服务美好生活、促进经济发展、构筑精神家园、展示道县形象。今年来不断完善文旅产业链,促进全县文旅“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和“导、安、宣、待”等配套要素更趋合理完备,深入开展提升旅游优质服务“十心行动”(即“吃之放心、住之暖心、行之顺心、游之舒心、购之称心、娱之开心、导之热心、赛之安心、宣之诚心、待之真心”),提档升级全县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优质服务,维护好、巩固好道县文旅良好形象。
借这个机会,我们向八方宾朋发出诚挚的邀请:“走!去永州,看道州龙船。”我们向所有游客郑重承诺:你若带着憧憬来,必将带着幸福归!
来源:红网
作者:成文杰 盘林
编辑:王杨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