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晚,湖南大剧院,21位平均年龄21岁的听障演员在倾情演绎舞蹈《千手观音》。
红网时刻新闻5月22日讯(记者 汪衡 摄影 朱丽萍)5月21日晚,湖南大剧院,21位平均年龄21岁的听障演员在倾情演绎舞蹈《千手观音》。在第三十四次全国助残日之际,中国残疾人艺术团《我的梦》于5月21日至22日在湖南开展三场公益演出,通过手语诗、盲人舞蹈、手语舞蹈等艺术形式,为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艺术体验和感受,展示了残疾人的艺术风采。
男子独舞《太阳鸟》。
中国残疾人艺术团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残疾人艺术院团,她们倾情演绎的音乐舞蹈诗《我的梦》是一部由多个节目组成,汇聚中华文明与多元文化精髓的“艺术巨制”,它囊括了民族舞、芭蕾舞、拉丁舞、现代舞等多种舞蹈形式,并通过精缩的舞剧、音乐剧、京剧片段,展现了舞蹈艺术的丰富内涵和深刻情感。
节目《永不停跳的舞步》。
更为独特的是,《我的梦》还创造性地融入了手语诗、盲人舞蹈、手语舞蹈等新型艺术形式,不仅拓展了舞蹈艺术的表现空间,也为全省残疾人群体代表和残疾人工作者代表带来了全新的艺术体验和感受。
舞蹈《采薇》。
此次演出汇集了14个精彩绝伦的节目。作为艺术交流,湖南省残联组织湖南省湘剧院、湖南第一师范在校大学生、省特教中专学生及长沙市盲协会员精心筹备了极富地方特色的文艺节目。
诗歌朗诵《湖南少年歌》。
其中《湖南少年歌》是一首具有浓厚地域特色和历史意义的诗歌,作品融合湖南伟人诗词、地方特色、手语元素,传递湖湘力量。阿卡贝拉串烧长沙市特校校歌《带我去你的天空》、湘剧《沁园春·长沙》,作品融合伟人诗词、湘剧高腔、阿卡贝拉Beatbox的流行表达元素,由长沙市特殊教育学校“翼之梦”合唱团的视障演员与湘剧院优秀青年湘剧演员残建融合共同碰撞演绎,围绕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传统艺术多元表达,让湘音湘韵放声高歌!
舞蹈《相印》。
整部作品在策划、编排、表演等方面均体现了高度的专业性和创新性,为全省残疾人群体代表和残疾人工作者代表呈现了一场跨越文化、融合传统与创新的视听盛宴,彰显了残疾艺术家们在艺术领域的卓越才华和无限潜力。这场视听盛宴由湖南省残疾人联合会与中国残疾人特殊艺术指导中心联袂主办,得到了中国特殊艺术协会、湖南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和爱眼公益基金会的鼎力支持。
为了精心筹备这次汇演,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参观了毛泽东与第一师范纪念馆,感受红色历史及峥嵘岁月;游览橘子洲头,共同诵读《沁园春·长沙》,传播青春正能量;探访岳麓书院,领略了惟楚有材的文脉绵延及红色力量。艺术团成员纷纷表示,通过实地走访,真切感受到湖南人民对残疾人的友善与关爱,更深切体会到了“大爱湖南”的满满赤诚。
演出现场。
今年全国助残日的主题是“科技助残,共享美好生活”。在演出大厅外,湖南省科技助残产品展同步正在进行,展览吸引了13家业内新秀翘楚。现场展出了众多突破想象让人眼前一亮的科技助残产品。比如在康复型机器人展区,现场多款“外刚内柔”的“铁甲战士”,可以灵活进行单关节训练、多关节联动、步态调整,甚至可以智能起坐。
展出现场。
现场还展出一款智能助盲帽,具备远程视频导盲、AI智能识别、防撞避障、文化娱乐等功能,简直就是给了视障者“看到”世界的一双眼。现场展出的护理型机器人,可以进行大小便智能护理,还可以便携式洗浴,完美解决重度残疾人、失能老人等卧床护理题。
活动现场,湖南省残联公益IP形象“友友”惊喜亮相。它萌态可爱,是最友好最友善的莲子宝宝,省残联设计上线“友友”,就是希望能将助残概念拟人化,让扶残助残更具社会感染力和号召力,开创新时代湖南残疾人事业发展新局面,让残疾人生活得更加体面更有尊严更为幸福,全面落实“湖南要成为对残疾人最为友好的省份,湖南人要成为对残疾人最为友善的一群人”目标要求,共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湖南。
来源:红网
作者: 汪衡 朱丽萍
编辑:张云帆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