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新征程,新使命。如何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和长江经济带发展中奋勇争先?湖南正积极作答。
本月底,中部六省将齐聚长沙,举行第十三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5月22日,安徽省党政代表团来湖南考察。
兄弟省份前来“取经”,那么,湖南如何进一步学习借鉴他们的经验,助力全省高质量发展、奋勇争先?红网记者日前分赴中部五省采访,今起推出“中部崛起·他山之石”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刘志雄 合肥、长沙报道
20年前,安徽合肥还被人调侃为“大县城”,GDP在全国城市排名80开外。
如今,合肥逆袭成为GDP万亿城市,排名挤进了前20。
在长三角强大的虹吸效应之下,合肥硬是靠着“科技创新”,跑出了独特轨迹的加速度,成为了媒体眼中的“中国创新版图‘合肥现象’”。
说到合肥的科创,绕不开董铺岛。其三面环湖,芳草鲜美,绿树成荫。
它的另一个名字更为人所熟知——科学岛,是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合肥物质院”)的别称。
▲合肥“科学岛”全景。(图源:新华网)
来到这里,不禁让人感叹:最好的地段,最美的风景,合肥把它留给了科技创新。
有着“人造太阳”之称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便坐落在此。这座2.65平方公里的岛,是中国科技含金量最高的地方之一:运行着2个国家大科学装置、布局了7个研究单元,超3000名科研人员汇集于此。
合肥物质院直接创立或通过平台孵化的企业已超过300家,由合肥市政府与合肥物质院共建的合肥创新院,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的“助推器”。合肥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发展的增长模式,何尝不是在“种太阳”?
定位:以“国”字号催生创新活水
“科里科气”是合肥人的新口头禅。
而“科里科气”最早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下简称“中国科大”)学生们写的一首歌。
中新社点评称,“科里科气”走红,表明科技创新已成为合肥最突出的标识和城市名片。
有人说,合肥科技的突飞猛进,其背后,少不了中国科大支持。
▲“科大硅谷”蜀山园科创驿站—科学岛站。(图源:蜀山发布)
半个世纪以来,合肥乃至安徽省与中国科大始终保持一种惺惺相惜、共同成长的关系。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的一次分组讨论上,安徽省委书记韩俊直言:“我和王清宪省长,包信和校长随叫随到,始终秉承对中国科大的诉求:有求必应,不讲条件。是怎么支持都不为过的这么一个信念。”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大校长包信和则回应,“中国科大怎么回报安徽都不为多”。
事实上,在合肥发展的每一个关键节点,中国科大都贡献着智慧和力量。
中国科大迁到合肥不久,1978年,合肥物质院在董铺岛成立。自此,两大平台的创新基因,融入了合肥的城市发展脉络。
依托中国科大、合肥物质院等,合肥积极承接国家重大科技发展战略布局,已建、在建和预研的大科学装置数量达13个。
“科研需要集中力量、集中建设、集中攻关。”合肥物质院科学中心与基础设施处处长张寿彪向红网记者表示,大科学装置需要长时间积累,而合肥积累了几代人,为了一个先进项目能持续投入数十年。
▲合肥高新区内的全贴合液晶显示屏生产现场。(解琛/摄)
湖南省科技厅基础研究与科研条件处相关负责人也认同这一看法,大科学装置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从科学问题的提出,到项目落地,周期长达10-15年,甚至更长,需要举全省之力,长期推进。
近年来,一批“从0到1”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原创成果在合肥涌现。2023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中,主要在合肥研究完成的就有两项。今年1月,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报告(2023)发布。在这份国家级的认证中,合肥首次跻身全国十强。
原始创新是一场沉默的长跑,而合肥默默地跑了几十年。
求是网对此点评称,合肥有“用心培土、静待花开”的韧劲,允许“十年不鸣”,争取“一鸣惊人”。
距合肥700公里的湖南,正在为实现国家大科学装置破零而努力。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大飞机地面动力学试验平台、力能实验装置、航空发动机冰风洞装置等“四个重大科学装置”的建设正在高位部署推进。
转化:跨越“四环”从实验室到生产线
在科技领域,从0到1,代表着研发突破;从1到100,代表着科技成果转化进入市场。
合肥是如何缩短这个距离的?
上个月,中国科大附一院离子医学中心(合肥离子医学中心)举行开诊仪式,其使用的质子重离子治疗技术,就源自大科学装置。
大科学装置“沿途下蛋”,为合肥产业创新插上了翅膀。
例如合肥广为人知的“量子大街”,短短几百米,聚集着国仪量子、问天量子等诸多以“量子”命名的科技企业,涵盖了量子通信、量子计算、量子精密测量等多个领域。
相较名声在外的量子产业,红网记者分享的案例,虽只是“人造太阳”(EAST)中不起眼的一个“小技术”,却填补了国内外空白。
▲有“人造太阳”之称的世界首台全超导托卡马克大科学装置(EAST)。(图源:新华社)
2019年,贵专电磁创始人陈松年尝试研发线缆实时监测设备,这是行业内20余年没能解决的技术难题。
出乎意料的是,EAST的技术延伸,解决了该监测设备的核心关键技术,实现了安全可靠准确的钢丝绳在线监测。
“当时到处找技术,没想到离我们3公里不到的地方就有。”陈松年对红网记者说,科研成果和产业“零”距离,这是合肥的优势。
很多科技成果,被转化卡了“脖子”。围绕科技成果转化,合肥已有一套成熟模式:
在“成果发现”环节,合肥组建了5个科技成果转化专班,常态化登“门”(校门)入“室”(实验室),建立可转化科技成果库,已累计捕捉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超4300项,推动成立企业超670家。
“成果转化专班的工作人员,本身就是产投人,对企业流程等很熟悉,能服务好科研人员,让他们把精力放在主责主业上。”合肥市科技局成果处工作人员姚坤对红网记者说,通过对全市科创系统进行培训考核,实现全市科技系统均是“持证上岗”的“技术红娘”。
新华社在《科技攻“尖” 产业攀高——合肥发展新质生产力观察》一文中这样表述,“培养懂产业、懂技术、懂政策、懂市场的复合型产业组织人才,发挥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结合作用,合肥不断探索适应新质生产力的生产关系”。
在“成果评价”环节,合肥建立概念验证中心,多维度评价科技成果在技术、经济等方面的价值。同时,制定《合肥市可转化科技成果分类评价办法》,为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供研判、决策依据。
合肥打造了“科里科气‘科创荟’”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路演品牌,通过线下路演+线上直播方式,让成果直面产业上下游应用企业和投融资机构进行评价。
在“成果转化”环节,合肥设立总规模10亿元的种子基金,投早、投小、投硬科技,支持一批高水平科技成果转化,起到对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第一撬动力”作用。
“合肥的初创企业,就没有不知道种子基金的。”陈松年说,合肥企业在融资上过了启蒙阶段,各类转化框架日益成熟。截至目前,合肥种子基金投资了70个项目,出资1.4亿元。
“政府给了50%的容错率。”科大硅谷资本赋能中心负责人丘梦娅介绍,对于合肥种子基金,政府不考核单一项目盈亏,但以7年为周期考核,“一个项目的盈利,也许能覆盖几十个失败项目的成本”。
▲2022年5月26日,全国首个城市场景创新促进中心在合肥揭牌。(图片来源:合肥日报)
在“成果应用”环节,合肥组建全国首个城市“场景创新促进中心”,持续“为产品找场景、为场景找产品”,制订“三新”产品认定及推广实施方案。
从事锂电池火灾防控设备和系统的中科中涣便受益于这一政策。合肥公交采购了70套设备,这是中科中涣的第一笔订单。后来,该企业还享受了100万元研发补助,解决了其实验室建设的燃眉之急。
今年1月3日,中科中涣已在新三板上市。
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改革创新典型案例中,合肥的“大科技成果转化”模式赫然在列。
去年,广州日报“高地行思录”调研团队专门到合肥“问计”。其中探寻到一条经验是,合肥构建起了“政府引导母基金+天使/科创/种子基金+市场化基金”的“基金丛林”,让创新型企业和科技成果转化有了更多金融活水的“滴灌”。
湖南高校众多,近年也愈发重视科技成果转化。
2023年11月8日,湖南省委书记沈晓明主持召开推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专题座谈会。会上形象地提出,“推动更多优质科技成果从校园走进企业,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从‘书架’走上‘货架’”。
湖南省科技厅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处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来,湖南围绕省内本科院校技术创新成果,建设高校待转科技成果信息库,依托全省高新区主要产业,建设重点企业技术需求库,并计划举办100场以上高新区和高校对接活动暨科技创新成果路演活动,凝练1000项以上高质量技术需求,服务1万家以上高成长性企业,促成签订成果转化协议超500项。
生态:培育创新创业的“热带雨林”
企业不仅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之一,更是连接创新技术和市场的关键环节。
“合肥有着比较全面的产业政策,通过本地培育和引进重大项目,不断完善产业链;通过对人才安居乐业的支持,不断吸引人才。”华米科技相关负责人李美景向红网记者介绍。
华米科技是安徽首家赴美上市公司,其创始团队近一半是中国科大的学子。
“华米经历了几次搬迁,合肥高新区提供了很好的场地。”李美景说,当地对有技术有潜力的公司很重视。
▲合肥创新创业园三期。(图源:合肥高新区)
浏览合肥的产业图谱,从早期打造的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新能源汽车等“芯屏汽合”标志性产业,到发展城市应急安全、智能终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急终生智”产业,涉及的新兴产业很多。
在合肥,只要创业者能把手中的技术与“芯屏汽合”“急终生智”结合起来,就可以放心大胆去创业。
“科技即产业。”合肥市科技局高新处工作人员秦艺丹说,合肥有研发费用补助、贷款贴息、种子基金、天使基金等一些列措施,建立健全了“国科小—国家高企—科技小巨人企业—科技领军企业”全链条梯度培育机制,分类分阶段精准支持企业发展。
地方国资出资成立的科创集团,作为合肥市为科创赋能的新举措,可以接过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技术,实现由平台占股、高校获得成果转化的现金收益、企业剥离高校或科研院所股权的多方共赢。
如今,合肥平均每天有5家高新技术企业诞生。集成电路、新型显示、人工智能三大产业入选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安徽创新馆。(图源:合肥市委宣传部)
为了实现产业化目标,合肥市政府努力做到“三个第一”。即:找到成果的第一发明人,给予可转化的成果第一笔资金,帮助刚刚实现转化的成果找到第一笔订单。
此外,合肥还常态化开展重大技术攻关“揭榜挂帅”活动,持续为企业提供投融资等服务。
说起培育科技型企业,不得不提“科大硅谷”。
“科大硅谷”建设一年多来,90%的科大赋权试点项目落户在这里。
作为安徽省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的试验田,“科大硅谷”通过“精准滴灌”,为汇聚于此的人才团队或企业提供创业、金融、管理等全生命周期“一站式”服务。
“科大硅谷”提出构建“团队+基金+载体”的创新单元运营模式,将高品质的综合性孵化载体,细分成一个个单元,引入细分行业领域专业孵化器,借助基金等资本运作,深入企业内部进行孵化。这种创新性的模式吸引了首批25家全球合伙人签约落地。
湖南也在探索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省科技厅政策法规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湖南深化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新型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健全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机制,探索建立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发展机制。
其中,围绕科技成果转化,湖南正推进科技成果评价、科技成果权益分配、科技人才评价改革,实行高校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
另外,湖南还将健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尽职免责负面清单,健全减轻科研人员负担激励创新活力长效机制。
一项项改革措施,正为湖南的科技创新营造更好的氛围。
▲安徽“科大硅谷”。(程兆/摄)
“自然资源禀赋不足、家底不厚”“不沿江不靠海,各种要素资源并不突出”……这是合肥的现实,也是湖南的现实,但合肥人没有回避自己的短板,而是笃信“谋求城市发展只能靠科技创新”。
所以,才有了“科里科气”的合肥。
来源:红网·观潮的螃蟹
作者:刘志雄
编辑:李意一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