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乡村公益照相馆①丨汨罗武夷山村:结婚照都没拍 老两口第一次合上了影

来源:红网 作者:杨抒怀 谭苏昕 李丹 徐士洁 编辑:陈纲 2024-05-07 09:55:52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谭苏昕 李丹 徐士洁 汨罗报道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乡村老人的生活状态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许多乡村老人遗憾未给自己留存一张好照片。今年适逢新中国成立75周年,红网时刻新闻发起“乡村公益照相馆”项目计划,记录和展现乡村老人的精神风貌。近日,“乡村公益照相馆”第一站来到了湖南省岳阳市汨罗镇武夷山村。

武夷山村位于湖南省岳阳市汨罗镇中部,由原南托、北托和茶木三个村合并而成。总面积约6.2平方公里,人口5628人,1196户。虽然现在很多老人用上了智能手机,但村里的老人很少有机会拍写真照,不少村民也未曾去过北京。

1.jpg

汨罗武夷山村,“乡村公益照相馆”第一站迎接了近百位老人前来拍照,村民在现场拿到打印好的照片与相框。

拍摄现场,老人们不约而同选择了“天安门广场”为背景进行合影。村民们的美好生活与故事,都离不开这片辽阔的祖国大地。

“我们生在旧时代,长在新时代。”村民王德根于1948年9月出生,他穿着一身黑色休闲西装来拍摄。过去,他是地道的农民,最会种水稻。如今,他不仅有了社保,还享受着“四世同堂”的幸福。

镜头前,他与妻子李会兰有些害羞地拉手合影,惹得围观的村民们鼓起掌来。1949年5月出生的李会兰是个热心人,平日里照顾10岁的重孙。晚上8点,记者拍摄仍未结束,李会兰奶奶过来关切地询问:“饿了吧?来我家里吃两口喽。”而村民杨春华特意端来两杯泡好的热茶。

5.jpg

村民们住上了别墅,生活质量提高了。红网记者拍摄“五朵金花”生活场景,像她们这样的互助故事还有很多。

拍摄过程中,记者偶遇了几位“失单”老人。她们在镜头前大合影,几十年的姐妹情从老屋场延续到了别墅群。

随着去年一位奶奶的离世,剩下的“五朵金花”:黄小华、谢吉根、许叙军、余争球、张又根,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我们每个人的身体都有各种毛病,她脚痛,我眼睛不好。但只要我们聚在一块,日子更多是乐呵呵的!”种菜、挑水、生病了互相照顾、闲暇时纸牌麻将......通过农村老人互助,失单老人过得充实而阳光,养老生活有声有色。

在记者搭棚试光时,村民王有云、张又根夫妇便早早在旁等候。“之前我们还没有一起合过影,结婚照都没有。”70多岁的张又根奶奶拉着记者的手,主动唠起了这些年的经历。她持家节俭了一辈子,小小的脸上满是皱纹与笑容,一对儿女是她最大的骄傲,“今天高兴,真的太高兴了!”

3.jpg

王有云、张又根夫妇于1950年出生,在乡村公益照相馆补上了“结婚照”。

一整天的拍摄,五千次快门。这些照片被打印出来送到近百位老人手上,定格了乡村祥和而安宁的氛围和发自心底的笑容。

“你家老头子,这张!”

“这表情好,你比我上镜嘞。”

“赶快去喊张根庭过来拿照片。”

......

欢声笑语间,打印机在现场实时打印出照片,记者再将照片装进提前准备好的相框里,在村委会大厅桌上一一摆放好。越来越多的村民们闻讯积极地前来认领,大伙儿互相传递着一个个相框,寻找自己和家人。

2.jpg

拍摄现场井然有序,不少村民前来围观。

“现在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了,不仅腰包鼓了,村里还经常开展文艺活动,用一个时髦词来说,就是‘幸福指数’越来越高了。”说起这几年的改变,村民王滚桃乐得合不拢嘴。作为村里文艺宣传队的一员“大将”,他特意带着二胡来拍照,“老农民”摇身一变“老艺术家”。

春天搭台唱戏,夏天载歌载舞,秋天敲响腰鼓,冬天舞龙舞狮。被老年社团“包围”的武夷山村,不文明行为有人制止,留守儿童大伙助学,退伍军人自发为家乡站岗,各种器乐奏响在街坊邻里。

这些年来,武夷山村以规范村民建房为契机,不断提高乡村文明程度,家家住联排别墅,生产生活享受“五星级”服务,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新路子。

“感谢你们的拍摄,让我们许多想去北京却腿脚不便的乡亲们圆梦了。”拍摄期间,看着老人们的笑容,武夷山村党总支书记、村主任王启辉动情地说。透过张张照片,一幅美丽乡村新画卷,越来越清晰而灿烂。

4.jpg

傍晚天色渐暗,村民们热情依旧,纷纷来到照相馆合影留念。

出品人:贺永祥

总策划:肖世锋

策划:周逸峰 杨抒怀

项目执行人:李丹 徐士洁 谭苏昕 王嫣

相关链接:

我和天安门合个影 红网乡村公益照相馆开张

来源:红网

作者:杨抒怀 谭苏昕 李丹 徐士洁

编辑:陈纲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646849/99/13872818.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