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11月28日讯(通讯员 胡元乐 钱辉)“‘家门口’有了消防站,有需要可以随时取用,真不错!”11月25日,家住白沙镇杜西村的老李逢人就夸建在村里的微型消防站,具有距离近、机动灵活的优势,一旦突发火灾,微型消防站发挥着不可或缺的“灭早·灭小”神经末端作用,为群众筑起了一道紧固的安全“防火墙”。
老李说的“家门口的消防站”是杜西村今年新建的湾场微型消防站。今年以来,该村以“最是乡音解乡愁”民情大走访专题活动为出发点,切实摸清找准民情民困,用心用力用情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心贴心服务群众,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
杜西村微型消防站。
“为保障村民生命、财产安全,能否在村内所有湾场建立微型消防站……”在民情大走访中,一条“微诉求”引起了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的特别关注。
“去年冬天,一村民用取暖导致家中起火,市区消防离这远,镇里用洒水车救火水量有限,最后村民家中财物被烧毁,所幸没有造成人员伤亡……”说起去年发生的事情,杜西村党总支部书记李庆林一脸无奈。
杜西村位于白沙镇集镇旁,村民住宅大多建于上世纪90年代,老旧房屋多、老年群体多、设施陈旧多,消防安全隐患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因此完善消防设施、提升安全感一直是村民的期盼。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村民的“微诉求”得到了杜西村后盾帮扶单位——衡阳市公安局的大力支持。在经过调研和摸底后,今年夏季,杜西村建成常宁市首个村(社区)微型消防站。
笔者在现场看到,微型消防站“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站内配备有手持灭火器、消防头盔、消防桶、灭火毯等装备,按人口居住数量分布,共有4座。同时,还辅配有60组120个手持灭火器,覆盖全村18个村民小组,全部由在家的党员、邻长担任义务消防员,全方位、无死角保障了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微型消防站设置在村里各湾场,一旦发生火情,村里可运用充足的消防物资第一时间出动扑灭火源,为平安乡村建设‘赋能添翼’。李庆林高兴地说道,前不久还配合镇消防快速处理了辖区一起厨房火灾险情。
为了保障设施设备必要时能“拿得出、用得上、应得急”,杜西村积极组织村“两委”干部、两代表一委员、驻村民(辅)警、“三长”、民兵、护林员、衡阳群众志愿者进行消防演练,开展灭火器使用、消防设施器材操作、火灾应急救援等有针对性的业务培训,应急火灾第一时间处理,全力保障每个站达到“有人员、有器材、有战斗力”的标准。
消防安全重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杜西村将全村划分为6个区域,成为“片”;片内以居民小组为准,划分成“组”;组内以居住临近的5-15户居民为准,划分为“邻”,分别由村干部、居民小组长、居民代表担任片长组长邻长,“三长”成为连接群众的纽带。由“三长”负责辖区企业矿山、孤寡老人、人员密集场所等,入户详细检查居民家中是否存在电气线路老化、随意乱堆乱放杂物……合力排查隐患,防患于未“燃”。
工作人员正在现场传授防火、灭火知识。
“拿到灭火器后,要站在上风口,拔掉保险销子,喷头对准火的根部,按下开关!”当天,笔者在杜西村一湾场看到,镇应急办的工作人员正在现场传授防火、灭火和自救知识,提高村民冬季消防应急处置能力,有效打通村级消防安全“最后一公里”。
“前期,村里发放了明白纸,分片分组都配备了灭火器,并组织大家进行了消防知识普及和消防演练,对消防安全知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增强了防范意识及自救能力。”现场村民纷纷表示。
消防安全工作是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底线。“下一步,我们将不断完善微型消防站建设,充分发挥村消防站力量,健全日常管理,定期开展基本技能训练,持续扩大消防知识培训和应急演练覆盖面,助推社会治理精细化,守护群众安全零距离。”李庆林表示。
自“最是乡音解乡愁”民情大走访专题活动开展以来,杜西村村“两委”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生活富裕等方面,在驻村工作队的支持和帮扶下,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先后建设了数字乡村平台、防溺水围栏、交通设施、文化健身广场等,并实施中药材、油菜、油茶、黄牛、棉花和蔬菜种植等乡村产业发展项目,实现农户增收,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
来源:红网
作者:胡元乐 钱辉
编辑:宋美君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