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王嫣 苏好 佘履安 长沙报道
期刊是社会变迁的缩影,也是时代前行的足音。在湖湘“经世致用”的土壤里,湖南期刊历经岁月的淬炼,历久弥新。
穿越时空,伴随着缕缕书香,一批又一批读者循着思想的脉络成长,他们在期刊纸张的方寸间,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人生路。
1985年夏天,刚从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来到郴州某学校任教的汤素兰接过邮件,小心翼翼拆开包装,原来是最新一期的《小溪流》杂志。她迫不及待地翻开杂志,映入眼帘的是自己写的文章《两条小溪流》,对此感到欣喜不已。
“如果我当年没有收到那本刊物,可能不会选择创作这条路,也就没有现在的我。”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湖南省作协主席汤素兰在一次采访中,回忆起多年前的一幕,感慨万千。
1980年创刊的《小溪流》,由湖南少儿出版社主办,陪伴了一代又一代小读者成长。
“我是读着《小溪流》长大的”“在《湖南教育》期刊里,我找到了自己学习的榜样”“一直以来阅读《芙蓉》,成了我的习惯,在这里,能读到许多名家作品,感到到不一样人生……”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让一篇篇充满隽永深情的文章,与读者不期而遇,这始终是湖南出版人的初心。
作为出版劲旅,在湘版期刊方阵中,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是一支重要的生力军。如今,湖南出版集团旗下在办期刊共有27种,囊括了教育期刊、少儿期刊、文学期刊、社科类期刊等多种类别。
连续16届入选“全国文化企业30强”;《芙蓉》杂志入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书屋》杂志升级改版,获湖南省重点出版物资助;《湖南教育》获评第三届湖南出版政府奖期刊奖……服务“国之大者”、凝聚文化薪火、用文字的力量与时代“同频共振”,一路走来,湖南出版人以用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精益求精的态度,在期刊领域书写着以精品奉献人民的滚烫星河。
稳健布局,筑牢“匠心”之基
期刊是开展学术研究交流的重要平台,是传播思想文化的重要阵地,也是促进理论创新和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推动期刊发展意义重大,而这,离不开制度的保障。
2020年9月,《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关于进一步加强期刊出版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发布,推动湖南出版集团期刊板块守正创新、提质升级驶入快车道。
为推动旗下期刊的有序发展,湖南出版集团明确少儿期刊发展以教育报刊集团为主体,大力支持教育报刊集团巩固拓展全国教育报刊出版企业头部地位。与此同时,提倡并支持《十几岁》《小溪流》《花火》《中学生百科》《漫画周刊》等其他少儿期刊走专业化、差异化、特色化发展之路,充分满足广大中小学生读写精进新需求;此外,还明确指出《湖南教育》《新课程评论》2种教育期刊的办刊定位,指导两刊相得益彰、相辅相成发展。
为了更好地把这些人文的精神养分输送到受众眼前,自2019年起,湖南出版集团将旗下各少儿期刊省内发行统一交由湖南省新华书店负责,既培育了市场,又保护、拓展了市场,为湖南构建校园阅读生态服务体系提供了有力支撑。
人才是办好期刊的关键。一名好的编辑是期刊的大脑,关系着奔跑的目标和速度。
自2023年起,湖南出版集团每年举办一次书刊编校技能比赛,鼓励发动全体在职采编人员参加,并通过开展多项劳动技能竞赛,持续提升员工本领;同时,每年校招主要面向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等双一流高校,招揽优秀的专业人才;湖南出版集团还组建了工作专班,总结提炼了钟叔河、朱正、唐俊荣、唐浩明、蔡皋5名湖南老出版人的5个“精神面向”:士人格局、勇者肝胆、书生本色、工匠品格、大家风范,号召全集团员工对标传承,加快专业精进步伐。
制订管理细则、优化期刊结构、开展岗位比武培训、着力打造名家大家……通过多措并举,稳健布局优化结构,如今,湖南出版集团形成了横向打通、纵向贯通、协调有力、高质量发展的管理格局。
深耕内容,筑就“匠心”之魂
质量是期刊的生命线,也是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决定因素。湖南出版人深知,只有坚持内容为王,才能赢得读者,赢得人心。
这些年来,湖南出版人始终坚持以原创立刊,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为出发点,培育了一批大刊名刊。
1950年,《湖南教育》创刊。毛主席两次亲笔题写刊名的这一刊物,携风带雨,走过了70多年的光辉历程。
1950年,“三湘教育第一刊”《湖南教育》创刊,这一毛主席两次亲笔题写刊名的经典老刊,70多年间,与时代同呼吸,生动记录下了湖湘教育的足迹。创刊以来,它不断更迭深度表达模式,推出了乡村教育振兴“泸溪经验”、中小学阅读教育“双峰经验”等一批主题报道,参与并记录了湖南省教育系统每一项政策的出台、每一个重大举措的推行、每一个重大典型的推介与每一项重要工作的推进。
如今,它也走过了从一本刊到一个社再到建立湖南教育报刊集团的发展历程。《幼儿画刊》《小学生导刊》《初中生》《高中生》《爱你》《年轻人》……与母刊《湖南教育》互促互生,共同引领、服务全省广大师生。
1980年,湖南出版界一朵“芙蓉”花开。
端庄清新的《芙蓉》在众多文学期刊中独具一格:在变幻多端的社会变革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反映现代人命运沉浮与心态矛盾。
1980年,湖南出版界,一朵“芙蓉”花开。《芙蓉》以其生动的创造力、广阔的包容性和强大的凝聚力,培养了一代又一代文坛“湘军”。
40多年来,由湖南文艺出版社主办的《芙蓉》,以其生动的创造力、广阔的包容性和强大的凝聚力,培养了一代又一代文坛“湘军”,团结了一大批国内一流作家,在文学界和读者中具有深远的影响力。曾陆续发表巴金、冰心、丁玲、周立波、王蒙、黄永玉、王安忆、苏童、麦家、迟子建等一线名家作品,推出了老藤、徐则臣等实力作家,扶持了董夏青青等文学新锐。
“柔”中蕴“韧”,是《芙蓉》新时期新阶段的着力点。近年来,《芙蓉》创新小说约稿出版机制,设立“芙蓉文学双年榜”,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当代文学评价体系,为中国当代文学呈现出了湖南维度。《芙蓉》刊载的众多小说原创精品,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大量选载,选载率位居全国前列,并入选了中国作协“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名刊名社拓展计划发起单位。
一本期刊,蕴含着几代人的青春与成长记忆。
清澈、纯净、灵动,是很多人对《小溪流》的印象。这本曾经薄薄的杂志,如今早已成为中国儿童文学期刊排头兵,闪烁着中国儿童文学版图上耀眼的星辰:张天翼、陈伯吹、谢璞、张海迪、李少白、汤素兰……《小溪流》所刊发的作品几乎囊括了包含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冰心儿童文学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张天翼儿童文学奖等在内的所有全国知名儿童文学奖项。
中国出版传媒行业第一刊《出版人》。
而作为行业杂志,《出版人》《新课程评论》《书屋》以理论探讨和案例呈现等内容建构观察与思考行业发展的能力,以评论和叙事等内容彰显着杂志内蕴的张力、人文的高度、理想的温度,用开阔的视野,激扬着读者的人生情怀,得到了业界广泛认可。
如今的湖南出版集团期刊方阵,已成为湖南的一张文化名片,湖南出版人用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将一粒粒文化的种子,播撒在三湘大地,浸润着湖湘儿女的心田。
技术赋能,筑活“匠心”之形
随着网络出版与传播方式的革命,期刊发展已进入创新发展阶段。新形势下,如何在专注内容、坚守质量的同时,通过技术赋能实现融合创新,成为了当下值得深思的问题。
正如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中南出版传媒集团董事长贺砾辉所说,文化与科技融合,是打造一流期刊的方向引领,也是奋进之路。打造一流期刊,要走深融、真融、互融的集群发展之路。
目前,中南国家数字出版基地马栏山园区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这一项目建成后,将推动集团图书与期刊出版不再局限于文字内容产品的生产传播,而是将文字、音频、视频、AR、VR等各种内容产品形态统一布局,为期刊转型发展提供强劲动力,打造“视听玩立体阅读模式”。
如何把互联网的变量,转化为文化的增量,找到人心共鸣的最大公约数?近年来,《幼儿画刊》等期刊在图文并茂的基础上,加入音频、视频内容,覆盖故事、游戏、科普、读者互动等多种内容,成功将读者转化为用户;并在全省500余家幼儿园建立拍摄基地,招募小演员1万余名,每年拍摄制作“红色故事会”和“蓝狐狸动画片”1000分钟,吸引了省内外近10万个家庭的参与和关注。
创刊于2004年的《幼儿画刊》,多次入选向全国少年儿童推荐的优秀少儿报刊。
《十几岁》矢志在青少年阅读与表达领域,打造成领先的具有媒体属性的专业教育机构。
《小学生导刊》《十几岁》等期刊也迈出了转型的步伐,与红网、晨视频、湖南教育发布等新媒体直播平台紧密合作,对期刊导读活动实行线上直播,大流量不断涌现,产生了良好的聚集效应,让期刊的传播力、影响力大幅度提升。
这些年来,湖南出版人除了不断推进传统出版和新兴技术深度融合外,还以读者为中心,通过搭建才艺展示平台、提供读写解决方案、助力专业成长等方式,为广大读者赋能,以期真正走进读者内心。
《小学生导刊》建立了读写课程开发与培训服务体系,为百万小读者解决阅读与写作难题。
《小学生导刊》在省内外建立了200多个“发现教室”,实施“自然探索小作家”“读写云课堂”等项目,建立读写课程开发与培训服务体系;《湖南教育》《爱你》每年联合举办“中小学教师写作训练营”,吸引省内外成百上千名中小学教师参加;《新课程评论》在全国30个省区市分别举办纯公益的中小学骨干教师课程与教材培训班……搭建才艺展示平台、提供读写解决方案、助力教师专业成长,湖南出版集团在期刊领域, 走出了一条独具湖湘特色的融合创新路。
稳健布局,求实;深耕内容,求精;技术赋能,求新。
在这片有着光荣革命历史的红色热土上,在湖湘“经世致用”的深厚土壤里,湖南出版人始终秉持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和风骨,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凝聚中国力量,持续注入着源源不竭的动力。
来源:红网
作者:王嫣 苏好 佘履安
编辑:廖轩仪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