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师风采丨王玉晴:因时制宜因材施教 让思政课有“温度”

来源:红网 作者:刘志雄 编辑:苏好 2024-12-12 19:29:51
时刻新闻
—分享—

未标题-1.jpg

湖南艺术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王玉晴在课前与学生互动。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刘志雄 长沙报道

“上好思政课不容易。”这或许是众多高校思政课老师的共识。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也是引人以大道、启人以大智、育人以大德的人生大课。

作为众多思政课老师中的一员,湖南艺术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王玉晴的感受是,要上好思政课,必须因时制宜、因材施教,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讲新。

“课前,我会提前十几分钟甚至半小时进入教室,和同学们课前互动;同时,我会根据学生专业特色探索‘思政+艺术’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想方设法提高学生兴趣。”王玉晴说。

廓清迷雾,解疑释惑

来自山东滕州的王玉晴,研究生毕业于长沙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毕业后就扎根于湖南长沙这片热土,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

学生爱思考,经常在王玉晴的思政课上提出很多问题,比如“现在社会竞争这么激烈,我们这个专业毕业后能干什么?”“国外冲突从未中断,为什么国家还一直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

这些问题涉及到学生职业发展、社会治理及时政热点,有些问题还非常敏感,但是王玉晴没有回避搪塞。为了能回答好学生的问题,他每天保持学习,关注时事新闻热点,力求在话语方面和学生保持一致,解答好学生的疑问。他说:“青年普遍存在思想困惑,作为一名思政课老师,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答疑解惑。”

课堂翻转,学生主体

“同学们,我现在展示的照片,记录了我所在的乡村十年的变化……”这是“大学生讲思政课”上王玉晴指导的学生王建用艺术结合乡村振兴主题开展的教学实践。

在每学期的教学实践课前,王玉晴都会为学生精心设计实践教学内容,从“大学生讲思政课”到“党史知识竞赛”再到“致敬经典电影”,实践课程的安排常常出乎同学们意料。

王玉晴说,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不太适合艺术类大学生。因而他创新思政课教学方式,大胆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将艺术和思政相结合,学生们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思考、主动讲述,从“听众”变成“主角”,学生们的课堂实践参与积极性非常高。

问诊课堂,以研提质

作为一名高校思政课教师,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是教师安身立命的根本,如何通过科研的方式解决思政课中的难题也是一项重点工作。

作为学院《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主任,王玉晴带领教研室成员深入探讨“怎样在新时代提升思政课教师的职业发展”“怎样将‘四史’有效融入艺术院校思政课”等问题,结合教学中的实践探索,形成理论成果并写成论文发表。

从教十余年,王玉晴主持省级课题3项,国家、省级协会课题3项,参与省市级课题多项,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文章20余篇;先后荣获湖南艺术职业学院“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和湖南省第六届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性学习比赛“优秀指导教师”等荣誉称号。

来源:红网

作者:刘志雄

编辑:苏好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646856/56/14537394.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