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陈彦兵 长沙报道
湖南省,长沙市,解放路。
这里的每个夜晚,总是灯红酒绿,人潮涌动,活力四射。
这里流淌着各个时代的城市百态,承载着一代代长沙人的青春记忆。
今天,《地名·印迹》第四十期出炉,让我们一起了解长沙老地名解放路的故事。
解放路,原名为中正路,西起湘江路,东止车站路,始建于1937年。1949年,为庆祝长沙和平解放,更名为解放路,分为东、中、西三段,全长4.7千米。
老解放路很短,西起司门口,东止柑子园,曾被称为青石桥及青石街。这条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代,最初是吉藩府南门外的护城河。
清初,随着藩府的毁弃,这条护城河逐渐被填平,形成了一条街道,因河上原有三座青石桥,故得名“青石桥街”。1937年,青石桥街改建成马路,名中正路。
1954年,解放路彻底翻修,路幅拓宽为17米,其中车行道11米,两旁人行道各宽2至3米。
20世纪90年代后,解放路向东拆让柑子园、文艺路等街巷陆续延至车站路。
1999年向西拆让朝阳巷、金庭里等街巷,延至沿江大道,成为贯通古城东西的一条主干道。
从沿江大道至芙蓉路,称解放西路;从芙蓉路至韶山路称解放中路;从韶山路至车站路称解放东路。
解放路曾是百货批发一条街,经营百货批发的大小商铺多达60多户,为长沙的百货批发中心。新中国成立初期,解放路上先后建起了三湘五金厂、五金工具厂、制帽厂、副食品公司等单位。
如今的解放路,是长沙乃至全湖南最繁华的地段。这里商铺云集、美食遍地,娱乐业态丰富。尤其是被称为“酒吧一条街”的解放西路,串起了步行街、太平街等众多历史街区。
这儿不仅承载着厚重的老长沙历史文化底蕴,而且也串联接驳着星城长沙的万千繁华,已然成为长沙一条重要的商业、文化轴线。
欢迎大家来解放路,来这里感受古城长沙的历史巨变,领略长沙这座不夜城的魅力。
来源:红网
作者:陈彦兵
编辑:肖拓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