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山辛亥史话》,罗军强 刘赞 著,湖南人民出版社。
文/肖雅瑜(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湖南省文化艺术基金会主席)
岳麓山为钟灵神秀之地,儒、释、道在此交融,文脉源远流长、影响深远。尤其是辛亥革命前后,十数年间民主、自由、科学元素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岳麓山的文化底蕴、精神内涵进一步充实,湖湘文化重镇的地位更加突出。
罗军强、刘赞的《岳麓山辛亥史话》,聚焦1903年到1918年发生在岳麓山的重大事件,探求前因后果,梳理还原细节,缅怀先烈先贤,文史并茂,让历史风云如在眼前。关于岳麓山和辛亥革命的著作为数众多,但以此角度入题者,这应该是第一部,称得上填补空白之作。
良史之笔。从史事的一点出发,构思推衍成文,甚至以轶事、八卦增添趣味,是一般史话著作的特点。该书虽然名曰《岳麓山辛亥史话》,实为严肃著作,叙述客观严谨,情感内敛,而褒贬自见,颇具太史公笔意。所有事件、人物均有所本,言之有据,对于个别不同说法,也力求全面陈述,不以一家之言武断。史料取舍、观点引证,科学严谨,近乎遵循学术规范,所以该书可视为准学术著作。虽然部分细节,例如人物对话、场景等来自作者或他人构思,但契合时代背景、情节和人物性格,达到了细节真实与历史真实的统一。
赤子之情。百年回望,那些人和事已经远去,甚至被淡忘了。但是,作者以极大的热情、极负责的态度、极崇高的敬意,坐冷板凳、搜求故纸堆,甚至田野考古,努力钩沉拾遗,还原历史真相,体现了当代知识分子的人文担当。尤其是作者之一的刘赞先生,不畏艰辛、担当作为,历经数年搜寻整理,盘点了岳麓山辛亥人物墓葬详细数据,发现了黎萼、谢晋、周岐等辛亥人物墓葬线索。近期,又闻岳麓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正积极推进“岳麓山文化资源整理与数字化建设”项目。今人今事,足以告慰地下英灵。细细读来,如身临其境,常常让人泪下,自然是因为先烈先贤的丰功伟绩和高尚情操,也离不开作者的一腔赤子之情。
资政之文。西方哲人有名言:历史是一堆灰烬,但灰烬深处有余温。岳麓山沉淀的辛亥革命文化是独特的也是不可复制的,它是时代造就的,有其必然性,也有其偶然性。其物质遗产和精神遗产融为一体,彰显出湖南人“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思想境界。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今天,先烈先贤的民主精神、科学精神、斗争精神和奉献精神,依然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继承,这有助于讲好湖南故事,也可以转化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南篇章的磅礴力量。作为湖南人,尤其是各级党政领导干部,深入阅读此书,借古鉴今,潜移默化,可以厚植文化底蕴、增强为政之德、增长理政之才,何乐而不为?
笔者自小便与岳麓山结缘,少年时常游于爱晚亭、黄兴墓、蔡锷墓、蟒蛇洞、响鼓岭等景点,深刻感受了岳麓山人文的厚重,全面接受了革命先驱的精神熏陶。早年,由于各方规划滞后,街区、公园、校区、军事驻地等多方矛盾时有、争纷不断,受长沙市委的委托,我曾主持协调解决矛盾、化解难题,做到各方接受、大家满意,算是对岳麓山的规划建设和保护发展尽了一份绵薄之力。今日罗军强、刘赞《岳麓山辛亥史话》新作初成,我乐意为之郑重推介。
《岳麓山辛亥史话》图书简介
一座岳麓山,半部近代史。岳麓山上安葬了黄兴、蔡锷、蒋翊武等数十位湘籍革命先驱,他们与孙中山先生一起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统治。辛亥湘人,于斯为盛。《岳麓山辛亥史话》一书以时间为轴,重点讲述黄兴、蔡锷、蒋翊武、陈天华、姚宏业、焦达峰等湖南籍辛亥革命系列人物及历史事件,绘制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辛亥革命风云画卷,可谓湖南辛亥革命史的缩影。书稿史料丰富、图文并茂,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与岳麓山有关的辛亥革命人物、事件历史,彰显了辛亥志士们在山河破碎中困苦探索、在民族危机中为国献身的坚定信念和使命担当。
来源:红网
作者:肖雅瑜
编辑:刘经纶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