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12月3日讯(通讯员 吴国梁)2024年11月30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传承中华文明的内涵与价值研究”学术研讨会在长沙举行。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湖南师范大学等高校及科研机构的五十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湖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欧洲科学院院士蒋洪新教授致辞,对出席本次会议的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他介绍了湖南师范大学近期的发展概况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华伦理文明研究中心的建设成绩,欢迎各位专家学者经常莅临基地指导。湖南省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会长、省社科联原党组书记、研究员周发源对会议召开表示祝贺,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民族的旧邦新命,必将有力推动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湖南省社会科学规划办主任陈湘文高度肯定了本次会议主题的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力,并为课题研究提出了指导意见。
在学术研讨阶段,与会学者围绕“中国式现代化”“中华文明传承发展”等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
中国哲学史学会原会长、国家文史馆馆员、清华大学首批文科资深教授陈来先生简要回顾了西方现代化的模式、亚洲“四小龙”现代化的模式,认为不同的现代化后面有不同的文化与价值支撑,而今的中国式现代化是与中华文明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要主动从中国文化尤其是优秀传统文化中多寻找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智慧与动力。
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华东师范大学首批文科资深教授杨国荣先生指出,对文明的研究既要着眼于纵向的历史研究,也要着眼于横向的比较研究。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一般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方向保证;中国式现代化深刻彰显了我们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是人类关切与民族关切相统一、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统一、效率与公平相统一的现代化。
中国伦理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孙春晨对“中国式现代化”“中华文明”“人类文明新形态”等概念内涵以及“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文明”的内在关系进行了深入解读,强调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汤建军研究员立足于湖湘文化的悠久发展历史,认为湖湘文化所具有的家国情怀、创新精神、天下抱负和开放理念能够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不竭动力;我们应当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助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湖南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晏辉对“现代化”“现代社会”“现代性”等概念进行了深入解读,指出应当从结构现象学、功能现象学和发生现象学的视角来研究现代化问题,提出现代化的问题除了要关注衣食住行这样的经济问题外,还要关注秩序这样的政治问题,也要关注价值与意义这样的文化问题,而对这些问题的关注要从中国哲学、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等资源中汲取智慧。
北京大学张学智教授认为,在研究中华文化时,要特别留意其具有“天人合一”“知行合一”和“情景合一”的特质。同时他建议,课题研究可以从湖湘文化出发,比如利用好王船山的思想资源,再结合中华文化的上述特质进行分析,凸显中华文明的内涵和价值。
中国人民大学肖群忠教授指出,在研究中华文明时,要凸显中华文明中的伦理色彩与特质,发掘中华传统美德的精神和价值,以使人们对中华文明有更深入的理解。
上海师范大学陈泽环教授认为,我们应当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基础上,吸收历史人类学、历史社会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从时间性和空间性两个维度深化对中华文明的研究,以彰显中华文明具有独特的历史进步性及存在类型上的重要价值性。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靳凤林教授以中华传统美德如何渗入到现代公民道德建设中为例,强调如何在坚持和发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积累精神文明、道德建设和伦理治理的智慧和经验。
课题主持人湖南师范大学中华伦理文明研究中心王泽应教授代表课题组作了会议总结,他感谢各位专家对课题研究的指导,并表示在接下来的研究过程中好好消化吸收专家建议,力争推出无愧于时代的高质量课题研究成果。
来源:红网
作者:吴国梁
编辑:陈纲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