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需要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乡村振兴,人才先行,湖南省农业农村厅联合红网时刻开设《乡村追梦人》第五期专栏,展现三湘大地翻涌而起的返乡创业热潮,以殷殷桑梓情书写新时代的“山乡巨变”,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杨怡晴 通讯员 印玉芬 常德报道
山涧溪流中生长的一株“野草”,成为了带动一方实现产业兴旺、农民富裕的“致富草”——这个故事发生在位于常德澧县西北边陲的甘溪滩镇马溪村,而所谓的“野草”,便是石菖蒲。
在甘溪滩镇,当地的中药材资源十分丰富,药材种植历史可以追溯至千年前。人们自古以来便有以石菖蒲入浴、入药的习惯,但人工种植石菖蒲却一直是项空白。
填补这项空白的是来自甘溪滩镇马溪村的一对父女——游从柏、游婕。
父女俩经过多年探索,成功实现了人工标准化、规模化地种植石菖蒲,让“野草”迎来新的春天。如今,华丽转身的石菖蒲,正在山野之中描绘乡村振兴的新画卷。
甘溪滩镇。
父女接力创业,打造富民产业
游婕的前半生,称得上顺风顺水——尽管出生在农村,但从小深受父母宠爱;在双一流“985”“211”高校山东大学毕业后,成功进入了世界500强企业工作,婚姻生活也十分美满。
因此,当正处于事业上升期的她,毅然辞职选择返乡创业时,很多人并不理解。而她之所以做出这个有些“脱轨”的人生选择,一方面是对自己人生的重新定义,另一方面则是深受其父亲的影响。
游婕的父亲游从柏曾在村里当过农技员、村支书,担任过镇水利站的站长,后来进入县城投公司工作,担任澧州新城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的副总,在当地颇有声望。因为对乡亲们有着深厚的感情,从农村走出来的他一直想为家乡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2017年底,经过多次多地考察调研后,在游从柏的牵头下,马溪村村集体和村民共同参与,成立了湖南海福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和澧县海福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等5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产业全民参与,利益村民共享”的经营理念开始打造马踏溪中药材特色产业园。
时间来到2020年7月,产业园即将迎来采收期。然而就在这个夏天,一场罕见的洪水席卷湖南澧县,基地里种植的2000多亩中药材几乎冲毁殆尽,几百亩即将采收的玉竹、葛根、百部等等全部损毁,1200亩枳壳损失将近一半,300多亩青蛙、石蛙等水产品被洪水全部冲走,直接经济损失达到了3000多万。
当看到父亲两鬓泛白的头发时,游婕心中是说不出来的滋味。产业园何去何从?老百姓的投资和务工工资怎么办?是否还有其他的出路?这一系列的问题也让游婕的内心久久难以平复。
彼时,游婕还在平安证券湖南分公司任职,负责过培训管理、营销推动、项目运营等工作,很受领导赏识。
在和父亲深度沟通后,游婕做出了一个决定——辞职,返乡创业。“这不是一个人的事情,如果不做下去,不是一个人的损失而是整个村子的损失。”游婕说道:“如果我们不做,以后恐怕也很难有其他人会如此尽心尽力地为家乡打造一方产业。”
村民家中贴着“美丽乡村看马溪 共同富裕有海福”的对联。
为了护住这份产业,不让父辈们的心血付之东流,2021年7月,游婕怀着“建设家乡舍我其谁”的勇气,将自己在长沙的房产抵押贷款了200多万,并在家人的帮助下筹集了50余万资金。回到家乡后,她第一时间向村民们发放了工资,将大家的心再次聚在了一起。
回来之后,伴随着基地逐渐恢复建设,游婕组建了一个全新的、年轻的团队,着手打造自己的品牌和商业平台。
在基地的管理模式上,她吸取此前的教训,积极推行农户承包责任制,实行片区责任制/大户投工分成/小户投工计酬/投资承包分红(农户出资承包、合作社做培管)的联农带农模式,充分调动了农户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在营销模式上,注册了“福之溪”品牌,通过搭建线上+线下营销平台,帮助当地老百姓销售农土特产。3年时间共计上线100多种农产品,合作供应商140多家,销售金额近300万元。
在公司平台搭建上,她从团队建设、品牌建设、科研建设、营销体系建设等多方面进行打造。梳理园区内部管理,完善人才梯队建设,挖掘产业园核心竞争力,将“马踏溪”品牌进行升级,侧重科研投入,明确公司发展主线——聚焦石菖蒲主业,副业协同。以澧县石菖蒲为主打品种,枳壳、葛根协同发展,短期与长期相结合,通过科技赋能,向产业规模要效益。
2023 年,海福农业成功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澧县海福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获得“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称号,成为当地中药材种植领域的一块“金字招牌”。
探索科学立体种养模式,拓宽致富路子
11月的甘溪滩镇阴雨天气逐渐增多,
在游家父女共同打造的目前国内首个人工标准化、规模化种植石菖蒲的中药材种植基地——马踏溪中药材特色产业园内,农户们正抢抓晴好天气采收石菖蒲。
经过多年积累,该产业园采取土地整村流转的形式,按照“公司+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农户”模式成片推进,目前核心园区已建成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基地5200亩,其中包含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基地、种苗驯化繁育基地、产地初加工基地、生态石蛙养殖基地。
村民们劳作归来。
游婕告诉记者,目前,园区辐射涵盖了马溪、东门、河口、太青、田冲、丰年、石板等十多个村,带动了1000多户农户自发种植中药材2000多亩。同时,公司搭建了前期选址规划、工程配套设计、优质驯化种苗、标准化种植技术服务、产品回收等全流程技术服务体系,以合作共建基地/合作种植基地的形式,服务面积达到3000亩以上。
毫无疑问,种植石菖蒲是一条因地制宜的致富路子,但其从栽种到采收需要3-4年的时间。因此,游婕一直在思考如何增收创收,又不与粮争地、破坏生态?而破题策略便是——林下/粮食中药材套种立体种养模式。
林下立体种养。
游婕介绍道,园区所推行的“林-药-鸡”“粮-药-鸡”模式是指枳壳林下/玉米套种石菖蒲的生态科学种养模式。石菖蒲里养鸡,既可以生态除虫,鸡粪还可做肥料,石菖蒲为土鸡净化水质,生态又环保。“这个模式可以充分带动弱劳动力参与产业发展,真正实现产业全民参与。”
除此之外,通过立体种养模式,既符合政策鼓励,又能够深入挖掘土地潜力,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游婕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在种植药材的收入(亩均年收入10000元以上)之外,每亩可为农户增加收益2000-3000元。
据了解,借助“林药鸡”“粮药鸡”的立体混合种养模式,基地年销售收入可达到2000万元以上。周边农户2023年采收100亩左右,亩平纯收入6万元(四年生)以上。按年平摊后,每亩每年可为农户创收1.5万元以上。
此外,她还带领村民发展了“庭院经济”,在门前屋后的空地上种上石菖蒲,既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又能为农户增收创收。通过与村集体抛荒地治理、四旁造林等项目结合,运用产业发展的理念进行环境治理,帮助村集体经济增收。
刚刚采收的石菖蒲。
目前,马踏溪中药材特色产业园已被评为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湖南省中药材种植标准化示范区、湖南省道地药材生态种植示范基地。
在产业发展的助力下,马溪村也成为了澧县唯一一个同时获评“湖南省多规合一试点村”“湖南省乡村振兴示范创建村”的村庄。
三产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伴随着种植规模一步步扩大、石菖蒲迎来丰收期,游婕也在为自己的商业版图开拓新的“疆域”。
游婕告诉记者,石菖蒲具有醒神益智、消炎杀菌、芳香通窍、净化空气等作用,但目前主要用于药用领域,市场上普遍缺乏民用及工业市场用的产品,如足浴药包、安眠枕头、香薰香囊、香料提取、精油提取、生物肥料、生物农药等精深加工产品,市场可拓展空间广阔。
在她的积极推动下,公司现在与湖南省农科院、湖南农大、湖南中医药大学、广科院生物与医学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在不同的领域推进合作,进行石菖蒲全草综合开发利用以及精深加工产品研发,大大提高石菖蒲产业链与附加值。
马踏溪中药材特色产业园举行“劳动节”表彰。
与此同时,游婕也将视线投向更长远的目标。
澧水沿岸的澧县,是湘鄂边的革命老区,也是稻作文明的起源地之一。位于澧县的“城头山古城”,享有“中华城祖 稻作之源”的美誉,城内有世界最早的水稻田遗迹,也是迄今发现年代最早、保存完整、内涵丰富的古城址。
立足澧县独具特色的人文底蕴与自然条件,游婕正在谋划整合农文旅资源,在当地建设中药材特色小镇,以中药材产业发展为核心,实现农林文旅融合发展,打造出集红色文化引领、民俗文化传承、山地休闲度假、农事观光体验、生态艺术文创为一体的省域知名乡村旅游目的地,打造“中国石菖蒲之乡”。
目前,马踏溪中药材特色产业园已经成功入围湖南省首批中医药旅游康养精品线路(体验基地),成为常德市唯一一家中医药康养旅游体验基地。同时,澧县也融入了张家界-湘西武陵山区中医药康养旅游圈。
游婕满怀期待地告诉记者,整体项目打造成功后,仅产业园区常年可解决1000人以上就业,带动周边农户5000人以上参与产业发展,三产融合年产值可达2亿元以上。
人们常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
原本在山涧溪流中并不起眼的石菖蒲,成为了当地人增收创收的“致富草”,而游婕也如一株坚韧的“野草”扎根乡土,开创出了属于自己的事业。
产业园区旅游路线。
来源:红网
作者:杨怡晴 印玉芬
编辑:张俊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