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种良法加持,2024年长沙市粮食生产“四高”试验示范区晚稻平均亩产652.82公斤,双季稻周年平均亩产达1286.88公斤;现代设施农业与滴灌技术应用下,“院士辣椒”——“春华软皮椒”实现全年365天给全国客户稳定供应;在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装备研究所,其自主创新研发的纯电智能无人驾驶拖拉机能做到语音操控驾驶、自主规划路线、精准作业……
年终岁尾,长沙各地都上演着农业生产“科技大片”。
日前,中宣部组织开展2024年“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湖南主题采访活动,80余名中央主要媒体和省市媒体的记者走进长沙,聚焦长沙农业新质生产力带来的新鲜事,探索长沙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科技密码。
密码1 人才引领
“院士天团”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走进长沙县春华镇九木村的阳雀湖九木农业公司基地大棚,辣椒苗郁郁葱葱。“辣椒炒肉是湖南人常吃的一道菜,‘辣椒院士’邹学校专门筛选育种研发了‘春华软皮椒’品种,软糯可口、亩产高、价格适中,深受消费者喜欢。”公司总经理张卓禹介绍,通过在全国建起设施大棚基地,能让市民一年四季吃上新鲜美味的辣椒。
在宁乡,“养猪院士”印遇龙带领团队开发湖南地方猪专属基因育种液相芯片,揭开了宁乡花猪的美味“密码”。“科技赋能之下,相较原始品种,如今的宁乡花猪繁殖率、胴体瘦肉率、肌内脂肪含量更高,肉质和风味均得到进一步优化。”湖南省流沙河花猪生态牧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述初说。
在浏阳,“鱼院士”刘少军及科研团队与浏阳市梓牧渔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开展合作,目前已繁育推广了合方鲫、合方鲫2号、抗病草鱼、湘军鳊、杂交翘嘴鲂等新型优质鱼类3亿多尾,为优质鱼类的推广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目前,长沙已建成院士农业工作站(室)17个、院士农业基地12个,落地院士科研成果27项,成功培育打造了花明楼红椒、高桥青香辣椒、浏阳早茄子、新丰菜心等一大批特色高产蔬菜品牌。
密码2 平台支撑
数字化水平稳步提升
一粒良种,千粒好粮。岳麓山种业创新中心、华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展厅展台上,水稻、辣椒、油茶、油菜等不同品种、种类的种子琳琅满目。
作为“种业硅谷”建设的标志性工程,岳麓山种业创新中心率先推出“2+8”矩阵式研发架构,以华智生物为依托,构建分子育种与生物智能大数据两大共性技术平台,并依托产学研合作单位,建设水稻、蔬菜、油菜等8个专业研究中心。
由华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研发的国内首款智能种质休眠舱,被形象地称作农作物种子贮藏的“智能大冰箱”。“该种质休眠舱1.0版长11.5米、宽3米、高3.8米,有234个存放单元,以水稻种子为例可存放4万份。”华智智造技术负责人张淑君介绍,该种质休眠舱和传统种质库相比,空间利用率提升一倍,能耗降低75%,存取效率提升2倍。
走进位于浏阳经开区的中茧新科智慧化养蚕工厂,巨大的机械手正将白色塑料盘固定蚕框送到特定位置,铺上精心研制的人工饲料、放入蚕种、送入蚕室,一系列动作敏捷流畅,操作工人只需在产线关键节点观察调整即可。在这样一条产线上,日产蚕茧达10吨至15吨。
“传统养蚕一平方米能养600只,在养蚕厂房,目前一平方米能养2000至3000只。”中茧新科桑蚕生物产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丽介绍,“通过采用自动化生产线,利用大数据智慧养殖平台,成功实现了全年365天不间断养蚕。”
据介绍,该公司还独立研制了365天自动喂养的智能化工厂,经过全自动化流程,一批蚕只用投喂6次饲料,就可以完成全周期智能化养殖,大幅度节省人工成本。
密码3 智慧农机
助力“慧种地”全面升级
智控强火焰田间管理机、收获打捆一体机、智能自序抛秧机……在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装备研究所的试验田里,各种智能农业机械让人大开眼界。
工作人员启动智能自序高效抛秧机后,约2分钟时间便抛完了一排秧苗。“智能自序高效抛秧机不仅解放了人力,还提高了效率,一台抛秧机一天可实现60亩左右的种植效率。”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装备研究所所长李明说。
在中联重科智慧产业城,各类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农业机械有序排列,涵盖耕作机械、种植机械、收获机械、收储加工机械等各领域。“依托工程机械新能源、新数字、人工智能技术优势,近年来,我们全力推进农业机械技术革新,实现了‘耕、种、管、收、储’全环节、‘丘陵、平原’全地域、‘农机装备端、生产种植端’全数据覆盖。”中联重科副总裁卢青介绍。
这些大型农机也正持续辐射农业耕作和农业生产,为广袤的农田带来“慧种地”的全面升级。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祝林灿
编辑: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