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位于桂阳县骏马大道的“城市客厅”金山站人头攒动,这里共有26条公交线路经过,提供交通候乘、旅游咨询等多重功能,日均接待服务群众逾800人次;而在郴州城区,由原天龙站与某汽车4S店改造而成的“城市客厅”,配备空调、饮水机、便民药箱等设备物品,停靠线路覆盖桂阳、临武、嘉禾等多地。
记者从郴州市交通运输局获悉,该市精心打造便民利民的“城市客厅”,逐步构建“一站多点”的道路客运站点全新服务模式,入选了交通运输部11个汽车客运转型发展典型案例名单,面向全国进行推介。目前,该市已建成14个“城市客厅”,乘客出行总时长较以往减少20%以上,累计为160余万旅客提供便捷、舒适的出行服务。
郴州以增进旅客出行便利性为导向,分析乘客出行需求特征数据,“城市客厅”多布点在城市核心地段、高铁出站口、大型社区等主要客流集散处。如,嘉禾大市场“城市客厅”坐落于嘉禾大道、嘉禾六中对面,为15条公交线路交会处;宜章“城市客厅”坐落于文明北路,为4条城市公交线路和11条乡镇公交线路的必经点。
郴州以“城市客厅”打造复合型服务节点,原来信息栏加站台棚的汽车客运站点,变成了有门有窗的中式小屋,提供代售客票、办理公交卡、行包快运、农产品配送展销等多种服务,由传统的“等客上门”转向主动“设点迎客”。
郴州交通部门还与工会合作,推动“城市客厅”与户外劳动者服务站共建共用,为环卫工人、快递员等群体提供“冷可取暖、热可纳凉、渴可喝水、累可歇脚”的休息场所,促进传统客运与城市功能的深度融合,努力打造现代城市的崭新名片。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张思齐
编辑:陈星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