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潭城,荷香弥漫。湖南九华国际新城开发建设有限公司重整案迎来历史性突破。金奥湘江公馆项目继此前534套房屋“交房交证”后,又于今夏交付688套,在重整程序中累计有1222户业主实现安居梦。金奥湘江公馆在司法重整淬炼下涅槃重生,为房企纾困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范本。
一度处于销冠状态 一落千丈陷入烂尾
九华国际新城于2008年在湘潭注册成立,主要经营金奥湘江公馆房地产项目的开发建设。因项目地处九华北及长沙南,毗邻湘江及沿江路、潭州大道等快速路,黄家湾地铁站在项目地块西南侧,其区位优势突出、交通便利,项目销售业绩长虹,在2020年至2021年期间,一度处于湘潭市域内楼盘销冠状态。
近年来,受集团及关联公司规模扩张等经营调整影响,九华国际新城的大量资产被用于集团融资担保,现金流受到影响,在房地产市场陷入低迷状态情况下,集团及关联公司巨额债务爆发,九华国际公司深受牵连,于2021年12月陷入全面经营困顿,其开发的金奥湘江公馆项目也进入停工烂尾状态。
搭乘保交楼政策东风 仍缺1.5亿元续建
金奥项目停工后,数百名购房户纷纷开始维权。鉴于项目资金缺口较大,面临巨大的房屋交付压力,金奥项目被列入重点风险楼盘,由湘潭市及湘潭经开区两级住建部门专项制定“一楼一策复工方案”予以重点监管。2022年7月,恰逢国家保交楼资金帮扶政策出台,九华国际新城借用国家保交楼专项资金,顺利启动项目复工续建,从2022年8月至2023年7月,相继有1.29亿元国家保交楼专项借款资金投入项目,保障了项目各项续建工作的正常推进。
在1.29亿元保交楼资金使用完毕后,公司缺乏必要的资产用于担保,无法引入更多资金,而项目距离整体完工交付尚有约1.5亿元资金缺口。金奥项目面临再次停工的困境,各类矛盾逐渐凸显,各施工参建单位、购房户群体集体维权,多次引发诉讼和信访事件,企业濒临绝境,政府也面临保交楼专项借款资金的保障与退出难题。在此情况下,九华国际新城向湘潭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破产重整。
破产重整救楼盘 投放1.14亿公益债借款资金
2023年8月9日,湘潭中院裁定受理九华国际新城重整案,并指定管理人正式接管该公司,在推进对公司资产负债清理及共益债引入的同时,同步开展项目续建的购房户、施工单位的沟通谈判,确保项目续建不中断。
湘潭中院指导管理人以第一次债权人会议决议方式,确认了此前已投入的1.29亿元国家保交楼专项借款为共益债,并决议对缺乏资产担保的新增的国家保交楼专项借款4900万元确认为共益债,以确保这笔专项借款能顺利投放,用于解决当下的项目续建资金难题。同时,指导管理人加强与各施工参建单位沟通谈判,争取各单位通过垫付共益债工程款的方式推进项目续建,加快对已完工程及未完工程的造价鉴定,以启动重整共益债融资工作。通过组合拳,各施工参建单位在半年时间内相继垫付了3600万元建设资金,管理人也通过与主要资产抵押权人数十次沟通谈判,通过债权人会议及法院裁定方式最终确定了共益债融资方案,确保了1.14亿元共益债借款资金顺利分步投放,有效解决了资金难题。
1200余套住宅完成施工并交付 实现多方共赢
在共益债借款资金的支持下,金奥湘江公馆项目的保交楼续建工作得到了稳步推进,九华国际新城的重整工作也取得了显著效果。至2025年1月底,金奥湘江公馆项目1600余套住宅均已完成验收及产权登记工作,并于2025年4月以取得房屋不动产权证的方式,实现了向全体1222户购房户交房的目标。
该案是湘潭中院充分发挥破产审判职能,服务“保交楼、稳民生”国家政策大局的生动实践,面对风险楼盘交付难题,法院及时启动司法重整程序,依法确立管理人主体地位,有效破解了因原开发主体失能导致的责任缺位困境,为政府保交楼工作在法治轨道上顺畅运行提供了坚实的司法支撑。湘潭市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积极参与,在项目监管、施工协调、群众接访等方面提供了强力保障,彰显了府院协同的强大效能。尤为重要的是,全案始终将保障1200余户购房业主的安居权益作为核心价值追求,通过公开透明的信息发布和细致入微的群众工作,切实回应业主关切,有效化解了潜在群体性风险,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也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了有益范例。
来源:红网
作者:尹静 马泽华 李灿
编辑:吴佳俊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