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衡山:‌白龙河水坝“焕新”助攻“双抢” 三千余亩农田精准“解渴”

来源:红网 作者:蒋鹏 旷雨澄 编辑:谭如茵 2025-07-24 19:50:54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时刻新闻7月24日讯(通讯员 蒋鹏 旷雨澄)碧波荡漾的坝面映照着自动闸门的金属光泽,3.4米深的蓄水沿3公里河道奔涌而下——在湖南省江东乡白龙社区,历经六十载风雨的白龙河水坝,经现代化改造后焕然新生。2025年“双抢”农忙季,这座曾岌岌可危的水利工程精准调控水源,为下游白龙社区、龙桥村、龙塘村三千余亩农田筑牢灌溉保障。

图片5.png

改造后的白龙河水坝焕然新生,已储存约120万立方蓄水(蒋鹏摄)

当前正值“双抢”农忙时节,也是用水高峰期和中稻生长关键期。记者来到白龙河水坝现场看到,约120万立方的蓄水通过强化后的河渠网络滋养着两岸农田。这座曾因年久失修而功能衰退的老坝,如今配备了自动化闸门系统,河堤两岸完成全面加固,过河桥面也得以重建,周边环境更是明显提升。

“以前抗旱要在下游设好几道临时坝,用电排抽水,一年光这项开支就几万块。”白龙社区党支部书记刘铁珍回忆道,以前的水闸运行困难、抗旱能力低下,严重制约农田灌溉效益,更危险的是遇到汛期泄洪,需要干部群众冒险下河作业,坝顶危桥更是重大安全隐患。

图片6.png

水坝的蓄水滋养着两岸农田,显著提升了抗旱保灌能力(蒋鹏摄)

为了彻底解决这些问题,刘铁珍以人大代表的身份连续十年进行提案,最终推动白龙河坝水闸除险加固工程纳入2024年国债水利项目,让困扰群众半个世纪的用水难题迎刃而解。

焕新后的水坝彻底改变了农耕用水模式,提升了抗旱保灌能力‌。“现在下游3000多亩稻田无需再人工拦河抽水,河坝直灌到田!”刘铁珍说。

在七月流火的“双抢”时节,自动闸门根据作物需水量精准调控,既避免了水资源浪费,又确保了水稻生长关键期的灌溉需求。这座见证了中国农村水利发展的工程,如今正以现代化姿态续写着“水利是农业命脉”的新篇章。

来源:红网

作者:蒋鹏 旷雨澄

编辑:谭如茵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646941/68/15153493.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