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湘桂边陲,湖南省江永县源口瑶族乡这片203.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2.6万各族群众,其中少数民族占比达80%。瑶族文化、农耕文化、古村文化在这里交融共生。近年来,该乡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党建领航、产业赋能、文化铸魂、生态筑基“四维驱动”,走出了一条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之路,荣获全国卫生乡镇等26项国家和省级荣誉。
党建领航凝聚团结合力。乡党委将民族团结进步工作视为重要政治任务,构建“1+4+N”民族工作体系,通过理论武装、网格治理等联动机制,实现民族工作、资金、人才、问题优先解决,形成“党委统筹、支部落实、党员示范”的工作格局。近三年,开展民族政策专题学习宣讲53场,党员干部学习全覆盖;实施“青蓝工程”,少数民族干部占比达85%,培养29名双语干部,解决13个民族工作实际问题。同时,实施民生可感行动,争取590万元民族资金推进33个基建项目,完成卫生院、学校、水厂升级,实现村公路硬化率、自来水入户率、公交通达率三个100%。此外,借助先进典型,开展80余场接地气的宣传活动,让民族政策深入人心。
产业赋能激发发展动力。围绕打造“全省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示范乡”,源口瑶族乡以产业为引擎,做好特色农业、文旅融合、乡村振兴三篇文章。在特色农业上,构建“四香产业”矩阵,创新联农带农模式,带动800余人就业,年产值超3亿元;文旅融合方面,实施10余个文旅项目,打造多个民族共融载体与旅游品牌,“耍春牛”等民俗活动吸引众多游客;乡村振兴进程中,借鉴先进经验,激发群众热情,发展乡村小产业、小工厂,壮大村集体经济,多个村获省市级称号。
文化铸魂营造团结气象。源口瑶族乡实施“文化+”工程,推动文化多领域融合。争取1000万元专项资金实施11个重点项目,修复古建、收集文物、培育传承人,举办特色文化展演获主流媒体关注;在文明新风营造中,打造“好人文化”品牌,建设文明实践站与农家书屋,文艺队巡演40余场,多个村落获特色称号;在社会治理创新上,创新调解机制,建立联防联治机制,解决65起矛盾纠纷,获评多项荣誉。
生态筑基绘就美丽画卷。乡党委坚持生态优先,推行“三级林长+民间护林员”机制,森林覆盖率达90.9%,源口水库水质保持类标准,获评“中国天然氧吧”。同时,布局康养产业,发展林下经济,打造森林康养综合体;实施人居环境改善五年行动,建成垃圾分类处理中心,改造卫生厕所,打造“微花园”“微菜园”,多个村落获评全国、省级美丽乡村、卫生乡镇称号。
如今的源口瑶族乡,民族团结之花绚丽绽放,各民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在这片土地上携手同行,共同书写着高质量发展的精彩篇章,描绘出一幅产业兴、文化盛、生态美、百姓富的和谐画卷。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陈星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