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智·青春志丨李晓飞:探路公共政策前沿 聚焦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

来源:红网 作者:汪衡 编辑:刘惟烜 2025-07-05 18:37:27
时刻新闻
—分享—

编者按:千秋基业,人才为本。为调动青年社科人才勇攀科学高峰的热情和激情,营造尊重人才、爱惜人才的良好氛围,壮大湖南优秀社科人才队伍,湖南省社科联与湖南红网联合推出《湖南智·青春志》专题报道。

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晓飞。

【人才档案】

李晓飞,管理学(公共管理学)博士、哲学博士后,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省行政管理学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公共政策、地方政府与政治、城市与区域治理等领域研究,2024年获评“湘江青年社科人才”。出版专著两部,参编两部,在《公共管理学报》《中国行政管理》等公共管理学学科重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湖南省普通本科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和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所提交的研究咨询报告被湖南省委政研室全部采纳。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汪衡 长沙报道

作为公共政策与地方治理领域的青年领军者,李晓飞以“将‘中国之制’转化为‘中国之治’”为学术使命,从博士阶段的学术启蒙,到挂职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期间的田野调查,始终聚焦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其主导的《探索农村基层精准治理新机制》获中央政策研究室采纳,《政府治理范式变迁与户籍制度改革联动研究》成为湖南省委决策参考。这些成果不仅标注着其学术高度,更丈量着其治学温度。

深耕公共政策 “理论-实践”的双向奔赴者

走进李晓飞的办公室,一眼便瞧见书架上琳琅满目的公共政策专著和办公桌上堆叠的研究资料。

“李教授,您最初是如何确定把公共政策与地方治理作为研究领域的呢?”红网时刻新闻记者好奇问道。

李晓飞回忆:“这得追溯到攻读博士学位时。公共政策作为公共管理学的关键分支,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而政策执行环节,恰似一座桥梁,一头连接着政策制定的宏观蓝图,一头落地为实实在在的治理成效,是将‘中国之制’转化为‘中国之治’的关键枢纽。政策执行研究不仅是学术课题,更是关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现实使命。”

从那时起,李晓飞便坚定了在公共政策领域深耕的决心,将公共政策与地方治理紧密结合,探寻二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和耦合之道。

谈及自己的研究成果时,李晓飞眼中闪烁着自豪的光芒。“在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挂职期间,我与实务部门的同事们并肩作战,开展了大量深入细致的调研工作。其中,《探索农村基层精准治理新机制》这份调研报告,经过反复打磨和论证,成功上报至中央政策研究室。还有《政府治理范式的变迁与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联动关系》这份咨政报告,被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全文采纳。”

李晓飞回忆起调研过程中的点点滴滴:“为了获取最真实、最准确的数据,我们团队深入湖南多个农村地区,与基层干部、村民面对面交流。有时候,为了一个关键信息,我们走村串户,反复核实。正是这种脚踏实地的调研,让我们的报告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能够为政策制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这些成果不仅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关注,更为湖南的基层治理实践提供了重要的智力支持,推动了政策的有效实施和治理水平的提升。

勇攀科研高峰:“瓶颈-突破”的坚韧攻坚者

科研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李晓飞也遇到过不少困难和挑战。

“在项目申请、论文发表和实地调研等方面,您遇到过哪些瓶颈呢?又是如何克服的?”

面对红网时刻新闻记者的疑问,李晓飞坦诚地说:“自2012年入职中南大学以来,虽然在教学科研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遇到了不少‘拦路虎’。比如项目申请时,要脱颖而出并不容易;论文发表过程中,也会遇到审稿周期长、修改意见复杂等问题;实地调研时,还会面临沟通障碍等困难。”

然而,李晓飞并没有被这些困难打倒。“学校、学院和学科一直是我坚强的后盾。他们通过各种方式为我提供支持和帮助。2022年,我有幸入选了‘芙蓉计划——湖湘青年英才’,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激励。在申报2024年‘湘江青年社科人才’的过程中,学校和学院更是给予了我极大的鼓励和支持。这些支持让我充满了信心和动力,也让我能够不断突破自我,取得新的成绩。”

对于未来,李晓飞有着清晰的规划和美好的憧憬。

李晓飞介绍:“在已有研究基础上,我将在两个方面持续发力。一是构建中国公共管理自主知识体系研究,这是提升我国公共管理学科国际话语权的重要举措;二是深入开展湖南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政策研究,为湖南的发展提供更具针对性和前瞻性的政策建议。”

李晓飞也希望能加强与相关单位特别是政府部门合作,“为我及研究团队开展大规模实地调研提供宝贵机会”。他说:“只有深入基层,了解湖南发展的实际需求和存在的问题,我们的学术研究才能更接‘地气’、更有‘湖南味’。我相信,我们通过努力,能够为传播湖南基层治理典型经验、提升湖南‘三高四新’战略执行效能作出新的贡献。”

来源:红网

作者:汪衡

编辑:刘惟烜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646941/97/15102784.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