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当历史的车轮驶过八秩春秋,那些泛黄的抗战报刊依然跳动着时代的脉搏。在民族存亡之际,这些油墨印就的纸张不仅是战火中的信息载体,更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明理》特别策划推出《重读抗战报刊》,让我们透过这些穿越烽火的文字,在重读中激活历史的当代价值,让抗战报刊里的铮铮誓言,化作新征程上的磅礴力量。
1945年8月10日晚,在重庆的街头,报童激动地挥舞着手中的《新华日报》:“号外!号外!日本投降了!日本投降了!”大家拿着报纸一边看一边大声欢呼,大街小巷沸腾了。
1945年8月10日《新华日报》号外
在《新华日报》的这份号外上,大号黑体字写道:“接受波茨坦宣言 日本无条件投降”。而在几小时后出版的《新华日报》上,更是刊发了“日本投降专版”,专版左上方的社论《日本法西斯无条件投降 中国抗战胜利万岁!》描述了当时的情景:“全重庆,全中国,全世界是一片欢声,记者执笔中的斗室周围,是欢呼和爆竹混成一片的声音,男女老幼,他们跳跃,他们欢呼,他们鼓掌,他们说不出理由地狂呼大叫,全中国人,都欢喜得发疯了!”
《新华日报》社论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的《终战诏书》正式对外广播,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国内各大报刊以头版头条、号外特刊等形式铺天盖地报道这一历史性胜利。
八十年光阴流转,这些泛黄的报纸依然跳动着时代的脉搏。报人用颤抖的笔尖记下的每个标点,都凝结着民族重生的狂喜;铅字排印的每行文字,都在向后世传递着穿越时空的力量。当我们重读这些报刊,仿佛仍能听见那响彻云霄的欢呼——这不仅是历史的回响,更是催人奋进的号角。
【往期回顾】
【延伸阅读】
来源:红网
作者:曾慧 耿世明 杜洋 王轶楠 向思齐(实习生)
编辑:彭莎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