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存入精文减会“时间币”,兑换田间地头“服务时”。基层干部的时间都去哪儿了?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推动下,答案变得清晰而生动。8月15日起,红网时刻新闻推出《基层干部的时间银行》融媒体报道,聚焦基层干部从“迎检留痕”到“实干惠民”的转变。
近日,湖南邵阳市北塔区陈家桥镇兴旺村葡萄园内,村党支部书记李志军化身“推销员”,一边协助农户将葡萄装箱一边感慨:“以前这个时候,光顾着应付各种检查、填表格、开会去了。现在负担轻了,我们能真正沉下心来,为老百姓的产销难题出出力了!”
这一转变得益于陈家桥镇深入推进基层减负工作。该镇聚焦基层痛点、堵点,通过“四减四促”措施,助力干部摆脱束缚、轻装上阵,提升治理效能和服务水平。
“减”证明事项,“促”权责明晰。全镇梳理并公布“三张清单”,包括基本履职事项129项、配合履职事项111项、收回事项126项,明确36项不应由村级组织出具的证明,推动权责更加明晰。
“减”督检资料,“促”干事激情。整合精简督查检查考核事项,清理村级挂牌76块,取消河长制、林长制等多项考核打卡APP,督查检查次数同比下降28%,让干部有更多时间深入田间地头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减”文山会海,“促”为民服务。通过精文减会、取消坐班制,减少村干部往返奔波,推动更多时间用于为民服务。全镇创新建设12座公益泳池并定时开放,由村社区干部全程看守;健全奖教奖学、助学助困机制,成功举办教育促进会成立暨“崇学杯”表彰大会;推行“12345”丧事简办新模式,累计备案82起,节约资金400万元以上,切实减轻群众负担。
“减”冗余开支,“促”产业发展。严控“三公”经费和一般行政开支,减少村级工作经费,将节约财力用于产业发展。推广“村集体+市场主体+农户”模式,建设云上露营基地、蔬菜产业园和学生劳动实践教育基地,推动企业与高校合作,李子塘村获评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2025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68.14万元。
基层减负工作开展以来,陈家桥镇干部得以摆脱事务束缚,更多走进一线,推动民生实事落地见效,获得群众广泛好评。
执行策划:周逸峰
文 案:廖轩仪
设 计:郑玉焓
来源:红网
作者:周逸峰 廖轩仪 郑玉焓
编辑:陈星晓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