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存入精文减会“时间币”,兑换田间地头“服务时”。基层干部的时间都去哪儿了?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推动下,答案变得清晰而生动。8月15日起,红网时刻新闻推出《基层干部的时间银行》融媒体报道,聚焦基层干部从“迎检留痕”到“实干惠民”的转变。
湘潭市雨湖区为基层减负的核心是以党建引领夯实治理根基。联合湘潭大学、湖南科技大学、江麓等驻区单位,构建区级“红润雨湖”、区域“四横一纵”、街道“大党工委”三级党建联盟体系,建立党建共建项目清单。全区15个乡镇(街道)共梳理工作事项46345条,区直部门梳理乡镇(街道)配合履职事项147条,上级部门收回事项113条,系统厘清基层工作权责边界。
为基层减负的关键是深化多元共治。全体区级领导联乡包街、各区直部门联村包社,同时精准选派667名治理员、7795名协理员和675名监督员联点包户。全面推进区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战化运行,对居民上报事件实行“统一接收、按责转办、限时办结、督办通报、考核评价”五步闭环管理。2025年以来共化解矛盾1604起,化解成功率95.08%。
为基层减负的支撑是数字赋能。以“无扰督查”推动落实。将18项年度督检考计划全部纳入“无扰督查”系统管理,对涉企行政检查、社会事务进校园等实行赋码管理,实施全生命周期管理。以“只报一次”归集信息。摸排收集关于就业、基层治理、安全生产等周期性报表共62个,积极落实“多表合一”“数据项压减”,充分实行政务数据共享。以“线上流转”协同办公。全面落实省市关于“湘办通”智慧平台部署要求,实现线上内部文档资源共享,推行视频会议、活动申报、巡逻打卡等数字化办公。
为基层减负的保障是培育自我发展效能。聚焦社区食堂、学校、社会组织培育等重点发展新型社区经济,打造罗祖殿社区“15分钟幸福生活圈”、楠竹山镇大物业管理等示范点。以“资源开发、产业发展、资产经营、股份合作、乡村服务”五大增收模式助力乡村振兴,全区71个行政村中,集体经营性收入过百万村占比过半。打造县域首个“空天地一体化”基层治理云控平台、数字商圈导览地图、智慧食安等一批数字经济亮点,持续在资产盘活、人气提振等方面为基层治理数字化转型赋能。
执行策划:周逸峰
文案:廖轩仪
设计:郑玉焓
来源:红网
作者:周逸峰 廖轩仪 郑玉焓
编辑:苏好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