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库觉醒⑥丨望城四湖:一汪碧水唤醒千年诗意与新生

来源:红网 作者:贺卫玲 周懿民 编辑:韩阳 2025-09-01 10:35:54
时刻新闻
—分享—

千龙湖1竖图.jpg

千龙湖。本文图片均为 刘海波 摄

编者按:湖波不惊,却镌刻星城千年脉动。长沙的湖泊水库,是“绿水青山”馈赠的生态基底,亦是“金山银山”奔涌的发展源泉。它们涵养水土,承载乡愁,更在城脉深处,以无声的壮美,注解着“山水洲城”的永恒基因。红网联合长沙市水利局聚焦《湖库觉醒:星城的水色基因库》,看长沙如何珍视这液态遗产,守护这水色根脉。今天推出系列报道之《望城四湖:一汪碧水唤醒千年诗意与新生》。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贺卫玲 通讯员 周懿民 长沙报道

湘水西流,携来四斛明珠;蒹葭覆岸,唤醒千年旧忆。

古人笔下的水畔诗意,如今在望城的湖库间恣意流淌。千龙湖、团头湖、大泽湖、斑马湖,四颗散落在湘江西岸的水色明珠,正以一场跨越时空的“觉醒”,唤醒星城深藏的生态密码、历史记忆与人文情怀。

“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孟子之训穿越千年,在千龙湖获得新生。

千龙湖,即格塘水库,位于望城格塘乡(现名靖港镇),距长沙市区40公里。据清同治《长沙县志》记载,格塘在新都三甲,周围数里,塘中有二,塘水灌田数百公顷。格塘乡即以格塘为名。明嘉靖《长沙府志》上名为“革塘”,是因一场讼事而定。格塘古属洞庭湖边缘。1969年重修格塘,蓄水量增大到1000万余立方米,湖内留有千车井遗迹。

千龙湖的觉醒,是对“水利万物”古训的现代践行。这座1956年人工开凿的水库,曾因岁月侵蚀深陷“淤泥塞湖、堤坝危卵”的困局。而今,望城区以“治、用、保”为纲,清淤疏浚让2480亩水面重焕碧波,“退渔还湖”与“人放天养”让水质跃升至Ⅲ类,400亩环湖半岛与278亩水产养殖专区,重现“鱼戏莲叶间”的生机。

水草摇曳处,白鹭点晴空。国际龙舟赛在此竞渡,桨声灯影间复刻“端阳竞渡,吊屈原之溺水”的古俗;水上降落伞与快艇划破湖面,为静谧水域注入动感;水利科普基地里,孩童们触摸水闸、聆听水史,读懂“上善若水”的智慧。昔日“靠水吃水”的渔民,如今化身生态守护者,在农旅融合中践行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团头湖8.jpg

团头湖碧波荡漾。

从千龙湖的生态重塑,转向团头湖的文明溯源,我们触摸到的是五千年不曾断裂的文脉。“沅有芷兮澧有兰”,屈原笔下的洞庭风物,在团头湖有了具象注脚。作为长沙最大天然湖泊,它不仅有“四十八咀”的灵动地貌,更藏着楚人南渐的历史密钥。

2023年,考古的铁铲叩响大地之门,27处先秦遗址浮出水面。团头湖畔,王家洲楚式陶鬲与澧县肖家铺遗存陶纹共证,器型同源,无声诉说着楚人南渐的壮阔史诗——他们两路并进,沿洞庭湖东西岸入湘,在湘江之滨播撒文明的星火

团头湖1.jpg

团头湖畔,“渔都”新韵。

这片湖域碧波荡漾,与撇洪河相通汇入湘江怀抱。因为附近的工业污染极少,成为了众多珍稀动物繁衍生息的家园。有不少水鸟会选择在此水草丰茂的地方栖息,有时候振翅翱翔,从平静的水面轻轻掠过,停留在岸边的枝头上,一字排开,或者干脆站在憨厚的黄牛身上,东张西望。

夕阳西下,落日的余晖更是将湖面的轮廓勾画得温婉动人。不远处,“荷花虾”在田田荷叶下嬉戏,“瘦身鱼”在流水槽中“健身”,游客循着湖光月色,触摸“渔都”新韵,让“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诗意照进现实。

团头湖的文脉未远,大泽湖的新生已至。这片被誉为“长沙最后的城市湿地”,曾因围湖养鱼、粗放农耕失却生机,60种珍稀鸟类远走他乡。

大泽湖6.jpg

大泽湖。

转机始于一场“近自然”的修复:清淤30万立方米,让湖水重归澄澈;修引水渠1.7公里,引湘江活水滋养;建165座树岛,为鸟类搭建“空中别墅”;留400亩农田,作候鸟“天然食堂”。

当白鹤、水雉再度盘旋,这片湿地迎来了“产城融合”的蜕变。全国首个海归小镇扎根于此,量子研发中心、纳米银产业化项目等科创力量集聚,地铁4号线北延线、香炉洲大桥织就交通网,湖南师大附中分校、市四医院滨水院区完善配套,“科学家的家、创业者的城”在此成型,生态优势化作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斑马湖4.jpg

斑马湖秀丽而亲切。

从大泽湖的未来图景回望,斑马湖的市井温情更显动人。“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这座依江而居的景观湖,因湘江水利枢纽工程告别枯水期,常年保持澄澈。

斑马湖的秀丽而亲切,可掬可捧,直达心底。2009年,湘江水利综合枢纽工程从上游下移至蔡家洲,在望城城区最北端,这样彻底解决了冬季枯水期的尴尬,整个城区也都活了。斑马湖更是受益,从此一年四季湖水水位稳定,水质清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蓝天白云下,从高高的楼房上望去,斑马湖就好似一块巨大的玉石满盛在湖床里。香樟如卫士般守护湖岸,垂柳以水为镜轻舞枝条,四季花草编织出流动的锦绣,恰如朱自清笔下“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的惬意。

斑马湖2竖图.jpg

斑马湖。

2018年斑马湖公园挂牌后,这里成了望城市民的精神栖居地。清晨,老年人沿湖晨练,脚步声与鸟鸣共振;夜晚,花鼓戏的唱腔与广场舞的旋律交织,80岁老艺人的中气十足,孩童的嬉笑打闹,勾勒出“烟火气里见温情”的市井画卷。

从千龙湖的生态治理,到团头湖的文脉传承;大泽湖的产城融合,到斑马湖的民生温度,望城区的湖库觉醒,是对“天人合一”理念的当代诠释。这些湖库不再是孤立的风景,而是涵养生态的绿肺,承载记忆的容器,驱动创新的引擎。

当每一片水波都闪耀着生态与发展的共生之光,望城正以湖为笔,奏响“江湖城”共生共荣的新乐章。

来源:红网

作者:贺卫玲 周懿民

编辑:韩阳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646943/83/15242351.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