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桂东青山:通管解“渴”暖民心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罗茜 编辑:沈馨 2025-09-03 11:10:01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时刻新闻9月2日郴州讯(通讯员 罗茜)“山坳里的涵管一通,黄柏、石菖蒲的‘及时水’终于来了!再也不用半夜抢水浇地了!”站在刚刚清理完毕的涵管旁,桂东县青山乡罗家村药材种植大户罗建怀望着清澈的水流哗哗涌入田里,脸上笑开了花。近日,青山乡政府集中力量疏通全乡五处严重堵塞的涵管,既解了中药材种植的“燃眉渴”,更让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温暖。

青山乡2.6万亩中药材与上万亩经济林,是当地群众赖以生存的“绿色家底”。然而,去年“7·26”洪灾致使部分地下涵管严重淤塞,前段时间的连续暴雨又让枯枝淤泥将管道堵得严严实实,灌溉问题成了制约农业发展的“拦路虎”。

“涵管不通,修再好的水渠也是白搭!”不少药农反映,用水紧张时下游农田常缺水,药材长势受影响,收成成了药农的“心头愁”。

群众的呼声就是工作的“指挥棒”。乡党委、政府迅速组织专班全域排查,精准锁定五处堵塞最严重的点位后,立即安排资金启动抢修。施工人员顶着高温,采用机械与人工配合的方式,彻底清除了涵管内的淤泥、碎石和杂草,还对管道接口进行了加固处理。短短五天,五处堵塞点全面贯通,清澈水流顺畅地流向田间地头,滋润着亟待灌溉的农作物。

图片1.png

罗家村修复堵塞涵管现场。(崔健 摄)

在整个施工过程中,青山乡依托“片长、组长、邻长”三级联动机制,实现各方高效协同。片长紧跟一线,现场协调解决施工难题;组长紧密群众,共同整理周边水渠;邻长带头干活,主动协助开展质量监督,形成了“乡里牵头、三级协同、群众参与”的良好工作局面。以此为契机,乡里还建立起水利设施定期巡查机制,将日常管护纳入“三长”职责范围,确保问题能“早发现、早处理”,从源头保障水利设施正常运行。

“以前涵管一堵,都是我们自己凑钱请人疏通,现在乡里主动出手,真是把实事办到了咱们心坎上!”罗家村组长黄望雄的感慨,道出了众多药农的心声。据测算,涵管疏通后,每亩药材可节约抗旱成本约150元,产量能提高10%以上。这一举措不仅解决了全乡200多户药农的灌溉用水问题,还进一步提升了当地的防汛排涝能力,为农业生产筑牢 “安全屏障”。

青山乡党委书记宋胡海表示,下一步,乡里还将对全乡水利设施开展“拉网式”排查,持续推进农田灌溉“最后一米”,让每一条水渠、每一段涵管都成为助力群众增收致富的“幸福渠”,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水动能”。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罗茜

编辑:沈馨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646943/94/15249493.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