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2025年“红网云”融媒共生大会暨一体化生产传播平台推介会在长沙举行。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杨怡晴 朱丽萍 秦楼 王嫣 刘志雄 长沙报道
当前,媒体融合已迈入系统性变革的关键阶段。
9月5日,2025年“红网云”融媒共生大会暨一体化生产传播平台推介会在长沙举行。全省各市州委宣传部、网信办相关负责人,各县市区融媒体中心负责人以及部分市县通讯员代表齐聚一堂,共商媒体融合纵深发展之路。
在新的舆论格局下,主流媒体如何应对影响力的巨大冲击?在人工智能浪潮下,如何应对生产传播方式、形式的巨大挑战?在这场干货满满的大会上,红网携手县级融媒体中心破局媒体融合的“深水区”。
技术赋能
迈向媒体融合新阶段
在媒体深度融合的当下,系统性资源运营能力已成为决定媒体发展高度的关键变量。
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贺永祥在大会上发言。
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贺永祥在大会上指出,当前,全国媒体都在推进增强省市县一体化的技术底座,推动内容生产、传播、运营乃至经营范式的变革。在过去20余年的发展中,红网秉持“红极潇湘、网联天下”的初心使命,以分站前台、传播中台、技术后台,不断巩固、完善省市县一体化服务体系,通过技术服务、内容共生、资源共享,始终与市媒、县融命运与共、血肉相连,打造了省市县立体式传播体系,服务超过百余家县级融媒体中心,在全国同类媒体中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之路。
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技术总监陈光林在会上推介了“红网云”平台迭代升级,推动省市县一体化生产传播平台建设的新思路,以技术革新赋能采编业务全流程、舆情监测全平台、网群工作全链条、评论互动全天候、国际传播全效能、细分行业全生态、考核评价全数据,助力省市县一体化生产传播平台进入3.0阶段。
施月素分享安吉县融媒体中心的实践经验。
浙江省安吉县融媒体中心党委书记、主任施月素在会上分享了安吉融媒体中心的发展经验。作为全国示范单位的安吉县融媒体中心正拓展“融媒+文创”“融媒+数字化”“融媒+电商”新赛道,做透“本土产业”,让新闻赋能产业、产业反哺新闻。“如,‘爱安吉’APP集成了云工益、安吉美食、智慧医疗、掌上公交等50多个政务、商务应用,全面、便利的服务应用既黏合了广大受众,也让我们的数字产业年营收达2亿元。”
高效产出
打通内容创作“产业链”
新闻媒体,可以说是最讲究效率至上的行业之一。
南县融媒体中心主任申丽萍在会上分享了借助“红网云”平台实现生产流程操作便捷、效率提升的融媒实践。
“接入‘红网云’前,我们的平台呈‘碎片化’状态——公众号发新闻、APP查政策、热线接求助,群众办事需反复切换平台,老年群体更是‘望而却步’。”申丽萍介绍道,南县融媒体中心依托“红网云”统一技术后台实现了从“分散服务”到“集成便民”的转变,同时,整合建成的“南县融媒快融平台”,实现“一次采集、多端分发”,发稿效率大幅度提升。
“红网分站扎根市州,触角早已延伸至乡镇、村落。我们最懂基层的故事,也最懂基层的渴望。”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怀化站副站长黎鑫在会上分享道。
会上,与会人员纷纷表示,媒体融合并非“把报纸搬上手机、把电视变成视频”的简单改变,而是一场“集中资源、激活动力”的融合进阶。
强化创意
助力本土内容破圈传播
作为离基层最近的主流媒体,如何立足本土资源,形成自己鲜明的传播特色,是县级融媒体发展道路上的必答题。
在此次大会上,多家县级融媒体中心的负责人都分享了其“本土化道路”的传播经验。
“红网云”平台为县级融媒体中心提供多元的服务。
“我们整合本土非遗、民谣、自然景观资源,采用‘线上直播+线下体验’模式,连续举办12场湄江河谷草坪音乐会。”涟源市融媒体中心主任梁晓武介绍道,音乐会单场最高现场吸引观众1.8万人次,全网曝光量超1000万次。
衡南县融媒体中心则深度挖掘本土内容,打造了《清泉荐客》品牌栏目,并以《诗意衡南》《古韵清泉》等一系列文化短视频IP助推“养在深闺”的美景、美食、非遗“出圈”。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是摸着石头过河,既需要我们自己不断深化改革,找准适合自己的路子,也需要上级媒体的帮助与县级融媒体中心互通有无、抱团发展。”衡南县融媒体中心主任刘尚东总结道。
媒体融合与变革是一场永远在路上的长征。过去20多年的历程中,红网与各级分站、县级融媒体中心相伴成长,证明了彼此间的价值连接、生命连接和情感连接。
接下来,红网也将在媒体融合系统性变革的指引下,参与构建共生共荣的省域媒体新生态,在主流舆论新格局中贡献一个“湘”味十足的新型主流媒体集群。
来源:红网
作者:杨怡晴 朱丽萍 秦楼 王嫣 刘志雄
编辑:徐丹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