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特写湖南·声音|李国武:建立乡村文化符号保护利用机制

来源:红网 作者:陈彦兵 吴公然 编辑:王津 2025-01-14 21:03:49
时刻新闻
—分享—

2b1123a1c05b434dbcb7c8921833e8e7.jpg

111.jpg

湖南省人大代表、十三村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国武。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陈彦兵 吴公然 长沙报道

“文化符号是乡村振兴的最大‘卖点’,保护农村历史文化,就是保护乡村文明的特色。”1月14日,正在参加湖南省两会的省人大代表、十三村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国武建议,建立文化符号保护利用机制,助力乡村振兴。

乡村文化符号正在遭受破坏和消失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农民对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农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农村历史建筑、文化遗迹等不可避免地遭受冲击,建筑原有的生态环境、历史格局被破坏,很多建筑本体被拆毁或迁移,保留下来的也大多闲置失修。李国武在走访调研中发现,这些文化符号以集体所有为主,所有权人对农村古建筑保护意识不强,保与拆,修与不修难以形成统一意见,导致因年久失修整体或部分倒塌,或因生产生活需要被拆毁。

“一些地方存在过度开发和‘齐步走’、复制城市风格进乡村等问题。”李国武说,众多乡村文物、桥梁古迹、古树名木、民间历史建筑、民间文化活动场所及名人故居等文化符号,已经或者正在遭到破坏和消失,不仅影响了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生态环境,也有损乡村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加快建立乡村文化符号保护机制

“做好乡村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这篇文章,首先要树立正确、科学的理念。”面对现状,李国武建议,在国家和地区层面对乡村历史文化遗产的数量进行点检,编制详尽的乡村文化资源资料,同时加强对古村落、古建筑等文化内涵和文化价值的发掘整理,进而形成持续发展的底蕴和动力。“树立延续文脉的理念,通过保护历史符号,弘扬传统文化,使乡村走上一条生态经济发达、生态环境优美、生态文化繁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李国武认为,破坏农村历史文化,就是自毁乡村发展的特色。因此,要通过加快建立乡村“文化符号”的保护机制,从制度、法规的角度保护这些老祖宗留下来的根脉。他举例说,浙江东沙古渔镇,因丰盛的海产和繁荣的商贸积淀了独特的海洋特色文化,镇域内保护传承的县级以上非遗名录达30余项。该镇通过将展演活动常态化、非遗店铺一体化、主题活动特色化、非遗联展品牌化,使渔绳结、布袋木偶戏、渔民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获一片生存的土壤,古老的小镇焕发新的活力。

李国武进一步建议,一些特色乡村可以继承地方特色文化,传承非遗,挖掘乡村老字号,建好乡村博物馆,做好融合文章。

乡村文化符号要开发好利用好

临湘市龙窖山古瑶堆石遗址从2003年开始,被全国各地文物、瑶文化研究部门多次进行调查、实测。2013年3月5日,龙窖山堆石墓群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相反,邻近的湖北省通城县却以此为依据,建成了“中华古瑶第一村”(今药姑山古瑶村),成功创建成国家4A级景区。

“通过开发利用这些文化符号,发展乡村特色文化旅游产业,增进乡村居民的文化自信。”李国武建议,结合时代发展与社会需要,将乡村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彰显其深厚丰富、意蕴无穷的文化魅力,发挥其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的现实功能。

李国武在调研中发现,目前很多地方乡村文化价值链开发不充分,业态样式单一,产业链延伸不足,未形成产业生态圈;一些景区依赖于浅层次的项目建设,资源整合不够。

如何走出困境?李国武认为,可以通过宣传和引导,提高广大游客对乡村文化旅游的关注度,提升本地居民的文化自信;适当利用文化产品提升旅游产业内涵,盘活各地的文化市场,让文化产品在当地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和经济机会,从而产生足够的经济效益来实现乡村历史文化遗产的内生性维持和发展。“把这些优势资源建好办好、入镜出圈,成为具有不同地域特色的乡村文化‘网红’新名片,更好地进行文化赋能、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红网

作者:陈彦兵 吴公然

编辑:王津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646945/58/14628744.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