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人大代表、民建省委委员、湖南师范大学教授李红权。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李慧芳 龚子杰 长沙报道
掌握着“牛科技”“黑科技”,怀揣着充沛的创意能力,却因没有足够坚强的金融服务体系支撑和催化,一直无法将创意落地、把技术变成现实。这样的尴尬在一些初创公司似乎比比皆是,也许因此我们错失了一个“专精特新小巨人”,也许因此我们失去了一个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
让正在参加湖南省两会的省人大代表、湖南师范大学教授李红权欣喜的是,“十四五”开局以来,湖南省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湖南科创企业已初具规模,涌现了不少“独角兽”与“专精特新小巨人”。但同时他也表示,与之匹配的金融供给端也亟需随之发展,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效能还亟需提升。
将长沙打造为科创金融服务试验区
在2022年-2023年,中国人民银行等八部门联合先后批准了济南市、上海市、南京市、杭州市、合肥市、嘉兴市和北京市中关村等7个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助力创新驱动发展。
“已经批了7个,但至今并没有‘关门’。”李红权建议湖南借鉴全国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经验,大力扶植长沙争取入围并建成全国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他认为,这不仅能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也契合长沙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的内在要求。
同时,积极构建覆盖全省乃至区域性的金融平台,做大做实金芙蓉基金;引进总部经济,形成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提升金融服务的能级和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基金小镇的规模和能力,谋划财富管理中心建设。
构建多层次金融支持体系
“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往往意味着长周期。”李红权表示,这需要政府引领和带动,也需要优化政府引导基金的考核,采取“长周期”“算总账”等考核办法。
李红权还认为,需要大力培育并发展科创基金等市场化投资主体,加大力度引进国内外产业资本,形成“基金丛林”;鼓励发展天使投资、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以支持不同成长阶段的科技型企业。
同时,建立健全从区域性股权市场、专精特新专板到首发上市、债券发行、再融资的多层资本市场体系;鼓励银行不断推出新型科创金融产品与服务。
更新考评机制激活投资活水
“不以单个项目成败论英雄,容许一定的项目投资失败率。”李红权认为,对于国有创投机构与科创类基金,应建立容错机制,优化全链条、全生命周期考核评价体系。他认为,科创金融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属于高风险高收益投资活动,其投资理念和考评机制也须顺应其内在发展规律。
“特别是对于投向种子期、初创期项目的基金,可以设置适当较高的容亏率。”他说,唯有如此,才能培养耐心资本,打破国有资本“不敢投”“不愿投”的困境,激活投资活水。
同时,李红权建议政府各个部门形成政策合力,大力支持科创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发展贷款贴息、债券贴息、担保费补贴、风险补偿金、科技保险等多种支持措施,用好用足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财税政策,为科创金融活动保驾护航、注入新活力。
来源:红网
作者:李慧芳 龚子杰
编辑:何佳璐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