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为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矢志爱国奋斗、勇攀科学高峰,红网时刻新闻在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的指导下,遴选了一批有担当、有作为、在科技攻关中勇向前的科研人,讲述科技湘军的创新故事。逐梦者,正青春。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张兴莎 谭苏昕 李长宏 长沙报道
“除了榨油,油茶还有妙用?”
“这一瓶是植物精油,可以治疗脚气,你绝对想不到,它主要的抑菌成分是从木本油料中提取的。还有这一瓶,是藏红花,也是从新型木本油料里提取出来的。”
日前,记者来到湖南省林业科学院,李昌珠的办公室便在此。他打开柜子,向记者展示着最新的研究成果。
“世间绝大学问,无非是日用家常。烹饪油只是它其中之一属性,它还可用于天然洗涤、工业润滑、表面活性剂、还可用于航天、3D打印,甚至抗生素天然替代,超乎你想象!”
对于油茶以及木本油料,李昌珠有近40年的研究经验与成果。在采访中,他很少提到自己在重大科研成果中所起的关键作用,只谈油茶科研成果、经济效益、未挖掘的潜力以及中国茶油产业的无限未来。
放不下家乡漫山的油茶山果果
“提及茶油,市场上常见的话术是‘东方橄榄油’,我并不赞同这个说法,茶油就是茶油,是我国独一无二不可比拟的。”一席话点破李昌珠对油茶的深情。
油茶果所榨茶油品质跟橄榄油虽然接近,同属高端植物油的木本油料,但它是中国独有,更有其特征产物,如油茶皂素,有独特的潜力。就如同马来西亚的棕榈油、美国的核桃油、法国的香料油一样,种植面积和产量都在世界领跑。
受地理与气候条件影响,中国种植油茶的省份主要是湖南、江西、广西三省。由于茶油在湖南的种植面积超全国40%,产值超50%,又有世界茶油看中国,中国茶油看湖南的说法。
为什么会和油茶等木本油料资源利用结缘?
“我的老家在湖南道县,家乡漫山遍野的油茶、山苍子山果果。如何高值化利用,让父老乡亲多挣钱,让我在木本油料资源研究领域深耕埋下了科研梦想的种子。”
李昌珠回忆起学生时代,学术界关于油茶、油桐等木本粮油树种科研,早期面临研究缺乏理论体系、创新技术体系不全、仪器条件匮乏、科研创新迟滞等窘况。
彼时科技部与捷克有国际合作项目,拥有600年历史的捷克果树所,在果品品质检测、储藏、保鲜等方面,遥遥领先于国内水平。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在科研艰难道路上探索的李昌珠有了新的想法——去国外取经。
他先后赴捷克、意大利、美国等多个国家学习考察,阅读研究了与植物油脂利用有关的上百万字英文资料。
这段走出大山、走出国门的经历,让李昌珠意识到,任何一个产业,要成为一个体系,仅靠育种栽培远远不够,更多要考虑面向市场对终端高值化产品需求形式形态,要把好的科研成果进行转换,真正走向市场,走进老百姓的日用家常。
为油茶带来无限可能的“拓荒者”
科学大多数时候是需要想象力的,通过实验对猜想的验证,就像是开盲盒,可能是一场空喜,也可能是一场惊喜。
李昌珠就是一位木本油料资源利用领域的拓荒者,不断打开盲盒,给人们送来惊喜。
“袁隆平先生一辈子就做了一件事,研究杂交水稻。我认为搞科研还是要倔强一点,认准一件事,能够把一件事研究透彻,就很了不起了。”但李昌珠口中的这一件事,绝非易事。
长期以来,油茶等木本油料资源应用基础研究薄弱、创新技术体系整体落后,传统理论和技术局限于模仿草本油料工艺技术的油脂加工,产业经济技术体系尚未成熟,整体经济效益不高,要突破这些瓶颈,需要大量的应用基础研究支撑。
李昌珠需要研究解析木本油料资源特征特性,油脂、油脂伴随物和皮壳饼粕三类加工剩余物资源剩余物组织、结构。
针对油茶等木本油料显著有别于草本油料的特征特性,李昌珠率先分类研究南方食用、工业用和芳香用三类木本油料资源。
他收集了木本油料810份种质资源,解析了近4万种木本油料资源脂质和伴随物物质,建立脂质二维三维分子结构数据库、揭示油脂及其伴随物生物合成与品质调控遗传机制,突破了生物合成、脂类和非脂类多目标产品梯级生物炼制等技术瓶颈。
或许,这就是木本油料资源高值化利用的密码。
聚焦木本油料“植物资源矿山”利用技术研究,李昌珠带领团队建立了一套独有的理论体系。正是这些看起来拗口难懂的基础理论知识,在不知不觉中成为改变人们生活的关键突破口。
如今,油茶已脱离了大众眼里熟知的烹饪用油产品形态和功能认知。
在应用基础和工艺技术突破下,它可以变成固体,可以变成粉末,可以融入液体,剩余物衍生物产品可以成为土壤改良剂,可以成为3D打印材料,也可以成为美容护肤原料产品。
中国油茶研究一跃成为全球先进方阵
让油茶走向世界,是李昌珠毕生所求。
对于接下来的工作,他还有大把的规划,木本油料的潜力就像人的大脑一样,还有无限潜力可挖。
目前我国70%的油料是进口,为更好服务国家粮油安全,他率领团队成功申报并获批了省部共建木本油料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油茶科创谷等国家级重大创新平台,支撑服务建成了世界最大的茶油和山苍子油原产供应基地、3个全国放心粮油示范工程。
其中,木本油料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是目前全国唯一的木本油料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而纵观整个林业领域,同类型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全国仅3个。
在无数“李昌珠”们这样木本油料科研从业者的共同努力下,油茶等木本油料研究从过去的简约粗放型态,一跃成为全球先进方阵。
果满枝头,喜上眉梢。
团队的相关技术、产品先后在湖南、广东、江苏等18家上市或高新技术企业应用,建立规模生产线20条以上,近3年累计新增销售额42.07亿元,新增利润4.57亿元。
展望油茶赋能人类健康的未来,李昌珠直言,将更注重与先进技术交叉融合,对茶油的功能功效研究做深入研究,推进科研成果转化,将植物资源进一步转化为高附加值的医药中间体、保健食品、日化用品。
“我希望,能为农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让油茶更多地被世界认可。”迎着星城的冬日暖阳,李昌珠盼着新一年的丰收。
来源:红网
作者:张兴莎 谭苏昕 李长宏
编辑:刘经纶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