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深供应链。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刘志雄 长沙报道
据2024湖南外贸进出口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发布,2024年湖南进出口额达5636.6亿元。在全球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国内产业转型压力增大的背景下,这一成绩引人注目。
成绩逆势飞扬,背后有何助力?日前,红网时刻新闻记者获悉,博深供应链2024年自营进出口总额再次居全省外贸平台第一,排名全国前列。
“我们最初是看到了阿治曼中国城的企业有这方面需求,便由此抓住机会打造了博深供应链,如今供应链业务已遍布全球,算是当初的意外之喜。”博深集团公共事务部副总经理毛宇说。
去中东做生意的,几乎都会听说阿治曼中国城,这个由博深集团投建营于一体的全天候超大型中东中国商品批发采购交易集散中心,吸引了超过2200家企业入驻,其中80%以上为中国企业,湖南企业超100家。
阿治曼中国城外景。
目前,阿治曼中国城年货物吞吐量150万吨,从业人员2万余人,产值超30亿美元,在国家级境外合作区统计数据排名第六,经贸类合作区排名第一。
外经外贸两个领域均有“冠军”项目,博深集团在海外做对了什么?
“将阿治曼中国城和博深供应链放在一起看,重要的因素是融入当地,实现本土化发展模式。”毛宇认为,二者成功的原因有多个共通之处,中资企业本土化是博深集团经营海外项目时,值得借鉴的经验。
“要把经济做起来,一定要在文化上相互认同。”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主任、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发展(深圳)研究院院长陶一桃在一次报告中表示,文化蕴含着经济,经济体现着文化,要实现合作共赢,包容性发展是必经之路。
博深集团的经验印证了这一说法。以阿治曼中国城为例,其运营团队常在当地举办国潮文化节等活动,通过华服、音乐、中国传统节日等展示中华文化。近年来,阿治曼中国城组织的古风国潮文化系列活动“我的潮代”,成功吸引了阿治曼酋长、王储、亲王以及自由区主席等当地王室和政府高层出席,当地官员、企业家等千余人参与。
“中国城内的门店经理和员工几乎都是当地人,但卖的都是中国产品,在促进贸易与经济交流的同时,我们坚信尊重当地的文化与习俗至关重要。”毛宇说,多元包容的文化氛围,也让所在国政府和海外客户看到了中国企业的真诚。
阿治曼中国城服务中心。
在践行“一带一路”倡议获得“出海”成果的基础上,博深集团设立了博深供应链,将海外仓建到了阿联酋阿治曼、美国洛杉矶、澳大利亚达尔文、法国贡比涅、吉尔吉斯斯坦和白俄罗斯等地,成为了湖南省唯一一家“内有平台、外有场仓”的外贸平台企业。
“我们让企业拿着钱和产品就能‘出海’。”毛宇介绍,供应链和海外仓协同,博深集团能为企业提供从招商引资、办理签证、物流、通关、仓储、配送,到整合上下游资源、线上线下产品策划推广、当地法律事务等一条龙服务,使得企业能够在同一个平台上完成从采购到销售的整个供应链流程,大大提高了运营效率,降低了成本。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人文交流、贸易往来,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加深了两地人民对彼此文化的理解和认同。毛宇表示,2025年,博深集团将继续发挥好全球头部数字服贸平台优势,加深中西文化交流,加快推进沙特利雅得中国城项目和中亚海外监管仓的建设,吸引更多中国企业将目光投向中东市场。“既要推动更多的湘企和湘品‘出海’,更要充分利用中东资本市场的资源和优势,为外资落地湖南作出博深贡献。”毛宇说。
来源:红网
作者:刘志雄
编辑:何佳璐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