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株冶有色金属有限公司熔铸车间工人在生产作业。
湖南株冶有色金属有限公司锌成品车间。
湖南株冶有色金属有限公司锌成品车间,工人正在吊装货物。
红网时刻新闻2月8日讯(通讯员 钱辉 记者 蒋楠)人勤春早功不负,奋斗实干启新程。连日来,常宁市各工矿、纺织企业纷纷迸发出“赶”的紧张、“拼”的活力和“冲”的热烈,开足马力忙生产、拓市场,用大干快干、提速争先,奋力拼出全年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气象,确保实现今年一季度“开门红”。
新年伊始,位于水口山经济开发区内,机械轰鸣声声入耳,各种运输车辆来往穿梭,这里的工矿企业春节假期期间生产不打烊,抓生产、上技改、增产量、赶订单,车间厂房里到处都是热气腾腾。
湖南株冶有色金属有限公司电解车间工人在生产作业。
湖南株冶有色金属有限公司是一家集铅锌等有色金属的采选、冶炼、加工和销售为一体的大型有色金属龙头企业之一。厂区内,各生产车间的工人们在岗位上各司其职,车间里轰鸣声不断,设备开足马力运转,各类铅锌产品不断成型产出,运输车辆忙着吊装货物。开年以来,该公司紧紧围绕各项目标任务,组织工人实行24小时轮班作业,保障各项生产不停歇。
湖南株冶有色金属有限公司锌成品车间工人在清点货物。
同一时刻,一路之隔的五矿铜业(湖南)有限公司生产厂区,自动化生产线高速运转,各生产线上的产业工人干劲十足,技改加快推进,增产增效、降低能耗,生产火热……在挖潜改造后的电解厂内,一排排整齐排列的电解槽宛如一个个巨大的能量转换器,将输入的电能和原料精准地转化为高纯度的阴极铜。
2024年,五矿铜业产值突破100亿元,成为常宁第一家、衡阳第二家百亿企业。今年,该公司有信心实现营收130亿元的目标。
以水口山有色金属集团、五矿铜业、株冶有色三大企业为龙头的有色金属全产业链不停工,下游的沿江锌业公司、高诺(衡阳)产业园、湖南瑞科美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湖南德邦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等一众企业自然也不能歇,各企业干劲十足、生产繁忙,确保生产不断档、订单不延误。
位于宜阳工业走廊的湖南嘉元隆源科技有限公司,依托有色金属产业集群集聚优势和持续的创新研发,已成为湖南省精细铜丝生产领域规模最大的企业,2021年被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24年被评为“常宁市纳税20强企业”。
在生产车间,各种机器高速运转,一根根铜杆被加工到如发丝般的精细成品。“1月订单量形势喜人,同比去年增长了15%,目前还有400多吨订单未交,预计今年产值将达到14亿元。”厂长李和平介绍,由于采取了一系列奖励措施,目前返岗率已达95%,各类机械设备正满负荷运转。
首季定全年,开头赢全局。常宁市积极抢抓开局有利时机,对复工复产、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等重点工作进行早部署、早行动,打破思维定势和路径依赖,主动对接、靠前服务,全力做好助企纾困工作,铆足干劲,加压奋进,各工矿企业横下一条心、拧成一股绳、铆足一股劲,以“赶早”的心态、“争先”的姿态、“奋进”的状态,紧盯年初确定的各项指标持续发力,力争抢抓时间节点,保质保量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为一季度“开门红”贡献力量。
“节前,我们详细摸排企业放假安排和复产计划,统筹指导各企业做好设备维护、原料储备、人员组织;节后,班子成员分组带队持续跟进企业复工复产后续工作,助企纾困,指导企业深挖潜力、增产增效,并一体化推进产业链上下游各环节企业协同复工。”常宁市科工信局党组书记、局长廖云华介绍。
作为常宁两大千亿级产业之一的湘南纺织产业基地,随着服饰生产园、环保园的建成投产,纺织服饰生产成本优势、服务优势和规模优势进一步突显,初步构筑起产城融合、绿色环保的新型产业发展模式。32家企业入驻,呈现出一派大干快上火热图景。
湘南纺织产业基地服饰生产园内一工厂工人在加工牛仔裤。
“哒哒哒……”走进服饰生产园——衡阳米思阳服装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机械轰鸣,4条智能吊挂流水线全速运转,近百名员工正有序地忙碌着。
“目前到岗有90多人,一天的产能大概是500多件。随着到岗人数的增多,产能正在逐步提升。”厂长王成英介绍。
作为(米思阳)品牌的生产基地,衡阳米思阳服装有限公司专注于女装的设计、生产和物流服务,产品涵盖衣裙、西装、衬衫、西裤及裙装等。公司不仅具备强大的生产能力,还拥有独特的设计能力和完善的销售渠道。自主品牌“米思阳”在天猫、唯品会等多个主流电商平台及线下实体店中广受好评,线上粉丝数已达500万。去年共生产服饰超过40万件。
据了解,目前湘南纺织产业基地已有7家企业顺利复工复产,预计在2月13日前所有企业将全部恢复生产。全市规工企业开复工率已达99.4%,规工企业总体员工返岗率达99.8%。
湘南纺织产业基地环保园内一洗水工厂车间堆满了等待洗水加工的牛仔裤。
开年即开干,起步就冲刺,常宁大地处处可见敢打敢拼、干事创业的身影。这些身影背后,是政府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的高效务实作风、对高质量发展的坚定决心以及干事创业的热情与活力。面对新任务、新挑战,常宁市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聚焦“制造立市、文旅兴城”发展思路,围绕“产业赋能、生态引领、全域融合”发展战略,盯紧“全省经济十强”目标,全力打造“一主一特、百花齐放”的产业格局,推动有色金属、纺织服装产业高端化、智能化、循环化、绿色化改造,力促全市工业经济一季度“开门稳”“开门红”。
来源:红网
作者:钱辉 蒋楠
编辑:宋美君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