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奔涌,见证奋斗征程;时光沉淀,铸就非凡成就。回首过往,醴陵的经济发展之路满是奋进的足迹与耀眼的成就。2024年,醴陵紧扣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坚持“聚焦、裂变、创新、升级、品牌”工作思路,扎实推进“八大行动”,深入开展“两个年”活动,成绩亮眼、成色十足。各项事业在风雨洗礼中发展,在历经考验中壮大。
这一年,醴陵县域经济综合发展和基本竞争力再次实现“双进位”,分别名列全国百强第32位、第53位。位列全国县域地理标志产业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百强县第二位,获评全省县域经济先进县。令人自豪的成绩背后,是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重大项目建设稳步推进,文旅深度融合释放新潜力。
老树发新芽,新苗正茁壮
在华联红官窑酒器二分厂厂区,智能生产线上机器轰鸣,一派繁忙景象。“我们酒器的订单量比较饱满,订单酒瓶一天可以出5万多件到6万件左右。”华联红官窑酒器二分厂生产厂长张小丹自豪地介绍,目前正在生产的客户订单主要是茅台、五粮液等国际知名品牌。其中,仅茅台一家就占据了订单总量的60%以上。
春节假期前后是烟花爆竹行业的产销旺季,一年的辛苦要在岁末年初迎来“丰收”。醴陵恒新烟花出口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2024年订单量充足,多条生产线满负荷运转。
“我们的日均产量现在可以达到80万发以上。”对于销售数据,醴陵恒新烟花出口有限公司客服部员工周静感受很深,“年的销量一直保持高速增长状态。上半年主要是以外销为主,销往欧美等国家和地区,同比增长了20%。下半年我们以内销为主,同比增长了30%。”
2024年,醴陵以创新成果转化引领产业不断发展,全市申报全社会研发投入14.3亿元,落地高校院所创新成果转化项目15个,创建省级专家工作站3家,省级博士创新站2家,裂变创新成果企业9家,上榜全国产业研发竞争力百强县。陶瓷、花炮等产业老树发新枝,以创新为笔,绘就高质量发展新画卷,为经济增长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在入选了第十批湖南省工业设计中心名单的银和瓷业有限公司高档包装陶瓷工业设计中心中,30多台陶瓷3D打印机排列整齐,在计算机程序的精准控制下,打印机的喷头沿着预设路径将陶瓷材料层层堆叠,快速打印出精美的陶瓷作品。
陶瓷3D打印技术具有造型自由、快速成型、精度高等优点,可以进行更加复杂的形状和结构设计,以往难以实现的造型设计也能走进现实。中心总监许李明介绍,2023年引入3D打印机技术后,不仅产品形态更加多样化,生产流程也得到了简化。同时,产品中融入了环保材料,更加绿色生态。
产业作为立市之本,是支撑城市发展的稳固根基,承载着万千百姓的就业与致富梦想。目前,醴陵已成功构建起以陶瓷、花炮两大传统优势产业为核心,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的多元产业格局。
项目建设成果丰硕
重大项目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不仅带来资金、技术与人才,更推动产业集聚,重塑区域经济布局,是推动城市发展、产业升级的关键力量。
2024年,醴陵深入开展“重大项目攻坚年”活动,5G陶瓷智慧工厂、铜材产品生产基地等47个项目开工建设,高抗热震生产线、高性能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等23个项目竣工达效。全年新签约项目28个,新引进“三类500强”项目2个,“湘商回归”实际到位资金77亿元。
在位于东富工业园的中建材(株洲)光电材料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年产300兆瓦的碲化镉发电玻璃生产线正在有条不紊运行。2024年12月,中建材(株洲)光电材料有限公司的年产300兆瓦碲化镉发电玻璃项目在园区投产,这是中国建材在国内布局的产能最大、设备最先进、技术最优良的单条生产线。
“碲化镉发电玻璃是一种集安全、环保、美观和高效发电于一体的创新玻璃材料,可广泛应用于屋顶、建筑幕墙、地面电站等多个领域。”中建材(株洲)光电材料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陈瑛介绍,“一块1.92平方米的‘发电玻璃’,可根据各地不同的光照条件,一年发电260至400度,真正可称为‘挂在墙上的油田’。”
在绿色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年产300兆瓦的碲化镉发电玻璃生产线项目在醴陵东富工业园正式投产,标志着醴陵在“玻璃高地”领域取得新成绩,绿色能源产业迈出重要一步。该项目的落地,不仅丰富了醴陵的产业结构,培育了新的经济增长点,还契合了当下绿色发展理念,助力醴陵在节能减排、环境保护方面取得更大成效。
文旅融合释放新潜力
作为拥有陶瓷、烟花两大传统工业产业的全国百强县,醴陵以工业旅游为基石,深度挖掘文旅融合潜力。
醴陵瓷博会、花炮博览会,一直是我国陶瓷、花炮文化交流、商贸投资合作的重要平台,2024年,我市依托“产业+展会+文旅IP”,变产业盛会为文旅盛会,不失专业性的同时,也吸引了大量游客,让企业和产业乃至醴陵的城市品牌,通过这一渠道得到展示和传播。而展会所吸引的庞大流量,同时也反哺醴陵陶瓷、花炮产业,让城市实现高质量发展。
2024年花炮博览会期间,醴陵通过展会与节会、线下与线上、陶瓷与烟花、潮玩与乐购多维结合,取得了30万人次逛展、成交超50亿元的成绩;2024瓷博会期间,醴陵推出“七大主题活动”、三条精品线路、“四大特色产业”等丰富内容,八大边界路口外地车流量累计超过42.2万辆,全市接待游客超134.59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约14.21亿元;第二届醴陵炒粉节期间,三天免费送出醴陵炒粉11.6万份、陶瓷盘9万个。进城卡口统计外地车牌车辆29.55万台,接待游客101.3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0.98亿元……
在顶层设计方面,醴陵市专门出台《关于促进“陶瓷+烟花+文旅”融合发展的若干措施(试行)》,每年由本级财政统筹5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奖励为醴陵文旅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市场主体和个人。这一举措,成功营造出“经营主体奋力拼搏、政府部门全力支持”的良好发展生态。通过“文旅八条”“青春醴包”等优惠政策,大力扶持文旅项目建设、文创产品研发、品牌打造等引客入醴,让城市处处洋溢着活力。
“文旅+产业”的深度融合,促进了消费增长,为经济多元化发展开辟崭新天地,已经成为醴陵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2024年,醴陵全年累计接待游客1102.274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17.2367亿元,更在2024年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县名单中跃居第48位。
新起点,意味着新征程;新挑战,代表着新可能。2024年,醴陵打了一场漂亮的经济胜仗。展望未来,醴陵将继续秉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加快重大项目建设步伐,深化文旅融合发展,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砥砺前行,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向着更加美好的未来奋勇迈进。
来源:醴陵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刘新文 醴陵市融媒体中心
编辑:苏莉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