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以“一碗热汤”的温度,让老年生活更有暖度——代表委员建言“银发”新需求

来源:红网 作者:王诗颖 王嫣 陈杰 张必闻 编辑:刘惟烜 2025-03-09 11:29:29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王诗颖 王嫣 摄影 陈杰 张必闻 北京报道

养老不仅是家事,更是民生大事。以“一碗热汤的温度”让“夕阳红”老年友好型社会更具暖度,是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的心之所想与履职所向。

如果说老有所依、老有所养等刚需是一道基础题,那么让老有所享,则是一道关于“银发需求”的加分题。如何答好基础题和加分题,2025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围绕这个话题进行了多维度的探讨。

全国政协委员、民革湖南省委会副主委、湖南省民政厅厅长黄东红。

今年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民革湖南省委会副主委、湖南省民政厅厅长黄东红将关注重点放在了“长期护理保险”的问题上。“长护险”是为因年老、疾病或伤残等导致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提供护理服务的保险制度,为保障老年人生活质量、减轻家庭经济与照护负担、促进养老服务体系健康发展、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应对人口老龄化,发挥了重要的杠杆作用。

2024年,黄东红通过多次调研“长护险”试点情况后发现,目前“长护险”存在着覆盖面窄、筹资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影响了养老服务体系的建立健全。

因此,她建议通过扩大覆盖面、完善筹资机制、提升服务能力、加强监管和借鉴国际经验,逐步解决“长护险”目前存在的问题,推动“长护险”可持续发展,为失能老人及其家庭提供更好的保障。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车首席科学家、中车株洲所总工程师冯江华。

“近年来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农村人口老龄化现象则更为突出,而农村养老服务成为民生保障中的薄弱一环。”农村养老问题,成为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车首席科学家、中车株洲所总工程师冯江华一直以来的牵挂。

冯江华在调研中发现,农村老年人消费能力较低,农村养老服务供给质量不优,农村养老服务队伍建设薄弱,部分农村养老服务机构还缺乏市场活力。“部分地区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设施尚不健全,受传统观念影响,家庭养老的观念在乡村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

为此,冯江华建议,通过整体谋划,实现互助性养老服务体系、健康支撑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贯通服务,利用老村部、学校等闲置国有资产,建设农村互助养老设施,以县为单位、市带动、省统筹,推进“一地一策”实现路径,增强老年人互助养老意识,鼓励更多的老年人主动融入养老服务中心、养老驿站和幸福院大家庭。

5_副本.jpg

全国人大代表、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甘胜莲。

随着年纪变大,老年人的听力下降、身体机能减退,导致沟通不畅;线上挂号虽然方便了很多人,但是老年人操作它依旧非常困难;老年人有很多基础类的疾病,吃的药也比较多,经常会忘了,很难长期执行医嘱……生活中,这些医疗难题困扰着不少老年人。

“为了解决患者线上挂号困难的问题,我们医院实行了一些举措。”全国人大代表、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甘胜莲介绍,目前,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除了有线上挂号以外,也留取了一部分线下挂号。与此同时,设立了专门的老年服务工作站,以此来方便老年患者就医。此外,国家也有一些很好的政策在实行,目前就有家庭医生签约,较好地保证老年人的基础疾病、常见病在基层得到解决。

尽管我国老年人口越来越多,他们目前就医还有一些不便,但是,甘胜莲相信,当下国家在强基层、落实分级诊疗以及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持续推进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将有力破解老年人看病的“难”和“繁”,今后老年患者的就医会越来越方便。

来源:红网

作者:王诗颖 王嫣 陈杰 张必闻

编辑:刘惟烜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646947/91/14763781.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