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代表三年追问“大字版药品说明书”

来源:红网 作者:郭薇灿 朱丽萍 编辑:刘惟烜 2025-03-06 13:00:36
时刻新闻
—分享—

1.jpg

全国人大代表戴茵。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郭薇灿 摄影 朱丽萍 北京报道

戴茵有着一股温婉恬静的气质,言语间总带着平和的笑容,令对面的交谈者不知不觉间放松下来。

不过,这位温文尔雅的全国人大代表却连续三年对一件事“咬住不放”,让药品说明书适老化。

“药品说明书上的字,小得像蚂蚁爬,术语堆得比山高,老人们看个剂量,都得拿放大镜!”戴茵谈起这份“小烦恼”时,语气里既有无奈,更有坚定。

自2023年起,她连续三年在全国两会上提交药品说明书适老化改革的建议,今年更是呼吁全面铺开适老化改革,让药品说明书看得懂,看得清。

小小说明书,也是大民生。这一建议,让药品说明书适老化改革再次成为热点话题。

一张说明书背后的无助

戴茵的“适老化改革”之路始于2023年。

“《快乐老人报》经常会收到一些老年人关于药品说明书的反馈,例如字太小、内容过于专业等。我看到同事在朋友圈转发了一条消息,问能否让更多人看到老年人面临的这个问题。”戴茵告诉记者,对此她也有深有体会。

戴茵的父亲是一位阿尔茨海默症患者,医生开的药,他总是拿着放大镜,对着说明书逐字逐句地看。“在脑力全面退化,对这个世界的理解都困难重重的状态下,父亲仍有搜索信息、关注生命的强大愿望。”在她看来,老年人其实十分重视自己服用药物的功效和禁忌,但阅读和理解药品说明书对他们而言是非常痛苦的。

随后,她通过走访调研发现,目前大部分药品的包装和使用说明书字号过小,对老年人群体影响较大。

在湖南浏阳,83岁的刘谷君老人每天需服用4种药物,但说明书上的专业术语和密密麻麻的小字让他无从下手。“说明书上写‘每次200毫克’,可谁知道一片药是多少毫克?”长沙74岁的蔡再兴老人更是直言:“那些分子式、禁忌证,我们连字都看不清,更别说理解!”

根据调研数据显示,84%的老年人因字号太小看不清说明书,58%的人因专业术语看不懂关键信息。这些“小障碍”背后是巨大的安全隐患。

2.jpg

戴茵(左)与最高检公益诉讼检察厅副厅长邱景辉为进一步推动药品说明书改革在交流。

曾有药企反映,不少老人因看不懂说明书,频繁致电咨询用药方法,甚至出现误服风险。一位医生坦言:“患者若误解‘顿服’为‘每顿饭后服用’,后果不堪设想。”与此同时,随着我国老龄化快速发展,还面临着老年用药群体日渐庞大、药品说明书标准滞后的状况。

“药品说明书是载明药品重要信息的法定文件。一些企业为了节约成本,往往在巴掌大的纸上密密麻麻印满文字,看似该有的信息一样不少,实际上很难看得清、看得懂。”戴茵觉得,一定要反映这个问题,找到药品说明书适老化改造的途径。

成本焦虑与标准缺失

对于“药品说明书适老化”,在2023年全国两会上,戴茵提出建议:国家相关部委进一步规范药品说明书字号,明确字号大小下限(建议不小于5号字);倡导药企推出老年版药品说明书。当年,她的建议被国家药监局列为重点提案。同年10月,《药品说明书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革试点工作方案》出台。

随后,戴茵又在2024年全国两会继续提出,建立全国电子药品说明书(适老化及无障碍化)管理系统平台,加快推动药品说明书在全国范围的适老化改造。

截至2025年2月,全国1543种试点药品已配备大字版说明书,但相对于10多万种上市药品,占比不足2%。

戴茵直言:“企业担心标准不统一、成本增加,改一张纸的背后,是标准滞后与利益博弈。”例如,一家药企虽试点改造了6种药品说明书,却面临专业性与可读性的平衡难题,呼吁政策“绿色通道”。

改革推进缓慢的症结,直指企业的现实考量。参与试点的药企坦言:“说明书改大字需重新设计包装,每盒成本增加0.1元,看似微小,但年销千万盒的药品,将多支出百万元。”

此外,标准缺失加剧企业观望情绪。现行《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未明确字号标准,且目前方案仅为试点,缺乏法律约束力,企业心存犹疑,改革推进缓慢。

数字化解决方案同样面临挑战。部分药企尝试通过二维码提供电子版说明书,但自行开发维护系统成本高昂,且各省平台标准不一。江西虽推出“电子药品说明书适老化管理系统”,但全国统一平台的缺失导致资源重复投入,消费者扫码体验参差不齐。

让制度与技术合力破题

“适老化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

今年全国两会,戴茵提交了关于进一步深化药品说明书适老化改革的建议,直指改革痛点。建议中,她呼吁全面铺开适老化改革,建立绿色审批通道;修订《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制定详细的实施细则,包括说明书的字号大小、语言表述、排版格式等;建立全国统一的电子信息平台,同时建立健全监督机制,确保改革措施落到实处。

“药品说明书虽小,却是守护生命的大民生。”戴茵说,她的坚持已初见成效。在长沙市天心区药房,74岁的蔡再兴用手机扫描药盒二维码,AI语音立即播报:“阿司匹林肠溶片,早餐后服用1片……”这套由检察机关公益诉讼推动的适老化系统,正引发链式反应:湖南18家药企建立“简版说明书”企业标准,江西推出省级电子说明书平台,北京试点“家庭药师上门解说”服务。戴茵建议的全国统一电子平台雏形初现,已有47家三甲医院接入试运行。在最新试点方案中,“家属定制版电子说明书”被纳入开发目录。

当记者问及三年履职的坚持,戴茵说:“我的坚持就是现在仍有人在问我,到现在也没见到大字版的药品说明书,你到底干了啥?"

三年建言,步步推进。药品说明书适老化改革的难点,恰是民生痛点攻坚的缩影。国家卫生健康委统计显示,2025年我国老年服药者已达1.9亿。当“小障碍”被正视,制度与技术合力破题,银发群体的用药安全方能真正落地有声。

戴茵期待,未来的药品说明书不再让老人“望而生畏”,而是成为一张有温度的健康指南。“改革或许缓慢,但每一小步,都是通往‘老有所安’的必经之路。”

来源:红网

作者:郭薇灿 朱丽萍

编辑:刘惟烜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646947/98/14754992.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