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如柔荑,肤如凝脂,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这是《诗经》对女子之美的经典描摹。三千年时光流转,中华文化对女性品质的赞美从未停歇。今天,让我们循着《诗经》的诗行,探寻女性美在岁月长河中的“变”与“不变”。
《诗经》中的女子,是中华文化最早的女性画像。
“领如蝤蛴,齿如瓠犀”,她们的美,既有外在的灵动,更有内在的坚韧。
如《静女》中的“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少女的娇羞与聪慧跃然纸上;
如《伯兮》里“自伯之东,首如飞蓬”的思念,展现了对情感的忠贞坚韧;
如《凯风》中“母氏圣善,我无令人”的咏叹,将母亲的辛劳与无私镌刻成永恒。
这些品质,构成了传统文化对女性的定义:以柔克刚,以德立身,如水般包容,又如蒲草般坚韧。
时光推进到今日,女性之美有了更丰富的维度。
传统中的温良与坚韧,化作现代女性的同理心与抗压力。
从《诗经》中“之子于归,宜其室家”的家族依附,到如今“我命由我不由天”的自我觉醒,女性从“被定义”走向“自我定义”。教育、职业、理想——现代女性以独立之姿,书写多元人生。
古时母亲是“慈母手中线”,今日的母亲既是家庭的纽带,亦是社会的栋梁。她们用《蓼莪》中“哀哀父母,生我劬劳”的深情,哺育生命;又以“巾帼不让须眉”的魄力,托举时代的希望。
当然无论古今,女性之美始终围绕着两个核心:对生命的敬畏与对美好的追求。
《桃夭》以“灼灼其华”比喻新娘,赞美生育与生命力,而今女性亦可作为创业者、科学家、艺术家、实干家等等角色仍在延续着这种创造之力;
昔有“自牧归荑,洵美且异”的纯真馈赠,今有女性以学识、才华、善意点亮社会。女性之美,从“容颜”升华为“灵魂的香气”。
“有美一人,清扬婉兮”
《诗经》中的女子,是中华文化献给世界的明珠;今天的女性,则是时代长卷中璀璨的星辰。变的是角色与舞台,不变的是那份柔中带刚的韧性,与生生不息的热爱。
值此三八妇女节,让我们致敬所有女性:
愿我们如《汉广》中的乔木,根植传统,枝叶伸向苍穹;如《风雨》中的晨光,穿透阴霾,照亮未来!
【延伸阅读】
来源:红网
作者:李婧君 严若鹏 张雨阳 杨劲 彭长浩
编辑:彭莎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