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刘容 通讯员 黄志华 资兴报道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如何进一步健全人民当家做主制度体系,切实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
近年来,湖南以东江街道为代表,积极探索居民议事会制度,搭建“有事好商量”渠道,引导居民全面全程参与,有力促进基层治理现代化。
街道是社会治理的基础和依托,由于不设立人民代表大会,群众自主参与街道经济社会发展的渠道受限,政府工作也可能因缺少人民监督而出现“真空地带”。
为解决街道人大监督缺位、民意反映断层、民主渠道缺失等问题,2020年,资兴市人大常委会在湖南省率先试行街道居民议事会制度。2021年,东江街道按照资兴市人大常委会的工作部署,成立了居民议事会筹备领导小组,并顺利召开了第一届居民议事会第一次会议。
4年来,居民议事会制度在东江街道实现稳打稳扎,内涵和外延不断丰富拓展,诠释着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的生动实践。
制度先行,确保有章可循。居民议事会制度建立初始,东江街道便出台了居民议事会暂行办法、议事规则等4项工作制度,明确学习培训、视察调研、工作评议、意见建议和履职评价等12项工作标准,确保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进程中,各项工作有制可依、有章可循。
优选队伍,畅通群众表达。现场,一张桌子、几把椅子、一壶清茶,居民议事员、群众代表围坐一圈,大家畅所欲言,在一场场头脑风暴中,梳理问题,厘清解决思路。居民议事员原则上由辖区内的资兴市人大代表、街道和社区(村)干部、社会贤达人士等组成,通过推荐、联审、公示等环节后,再由各社区(村)居(村)民代表会议民主选举产生,居民议事员成为基层群众的代言人。目前,东江街道有居民议事员59名,其中辖区内的资兴市人大代表24名。4年来,居民议事员共接待群众2900余人,答复和办理各类意见建议129条。
民呼我为,破解群众痛点难点。围绕辖区高质量发展的切入点、结合点,通过票选民生实事、反映社情民意、民主协商管理等方式,深度参与街道经济社会发展事务。“居民议事会不仅帮我们安装了路灯,增加了绿化,还解决了多年来困扰大家的停车难等问题,整个小区的居住环境提升了不少。”这是东江街道开展居民议事会取得的其中一项成果。4年来,东江街道共票决实施16个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受益人口4.9万人。
经过4年多的实践探索,东江街道居民议事会制度有效填补了湖南省街道一级无人民代表大会的“空白”,健全了人大履职平台、延伸了人大监督渠道,是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落实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写照。
来源:红网
作者:刘容
编辑:黄飞飞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