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五育见“蒸”章③ | 奔跑在阳光下的答案

来源:红网 作者:王新凤 李璐 编辑:王敏 2025-04-27 15:16:29
时刻新闻
—分享—

编者按:新时代教育改革春潮激荡,“五育并举”如何从政策文本走向生动实践?衡阳市蒸湘区以守正创新之姿勇立潮头,探索育人新范式。

红网联合蒸湘区委宣传部特别策划“五育见‘蒸’章”系列报道,以全景视角探访蒸湘教育变革的脉动,见证“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教育理想,在湘江之滨绽放出璀璨的时代光华。

本篇为体育篇。

设计:李璐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王新凤 衡阳报道

在蒸湘区的校园里,体育早已突破传统课堂的边界。足球少年在绿茵场上带球突破,武术操中一招一式沉淀文化底蕴,跳绳翻飞如跃动的音符,跳水少年纵身划出梦想的弧线……运动不再局限于单一的形式,而是成为一扇窗口,让每个孩子看见自己的光芒。

多元融合 传统体育焕新彩

绿茵场上,足球飞旋。蒸湘区大立实验小学的孩子们正在奔跑,脚下带球突破、抢断、过人、传球、射门、扑救等一系列动作扣人心弦,大家配合默契,在竞技中分享运动的快乐。

作为衡阳市首批国家级足球特色学校,大立实小50多次站上各类比赛冠亚军领奖台,并连夺九届蒸湘区校园足球赛冠军。

这是许多足球少年梦想启航的地方。毛相衡、帅君哲留学西班牙,刘杰、雷育萌、周昂选送广州恒大,王杰、尹宇豪、颜宇轩选送上海申花,常湘科选送上海上港,廖志豪、罗之南、王琦选送长沙麓山国际……这些孩子,都从大立实小的绿茵场走向全国。

图片3.marked.png

近年来,蒸湘区大立实验小学足球队积极参加各级足球赛事。

与此同时,衡钢小学足球、武术项目建设也已初具规模,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为上一级体育学校输送了不少优秀武术人才,在省市各级比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

衡钢小学实施“1+X”体育课程模式,“1”为国家课程,“X”为足球、武术等特色课程。学校将足球操、武术操纳入大课间活动,开发《校园足球游戏》校本教材,每周一下午开设1节足球课、1节武术课。

近日,四年级学生易文杰跟着老师练习“太极拳”,一招一式尽显专注。“以前觉得武术定是爷爷辈或电视里的事,现在发现动作里的文化韵味特别有趣。”他边说边展示着刚学会的几个动作。

该校负责武术教学的老师廖聪表示:“我们不仅让孩子强身健体,更要在潜移默化中传承文化基因。”

ecec2e2704ed2dbd79ad1124fd1a74d.marked.jpg

衡钢小学武术队参加省赛。

如今在蒸湘区,这样的“体育+”实践遍地开花。

“节奏很好!”“坚持住!不要断。”春光明媚,在立新小学的一堂体育课上,学生们正进行跳绳比赛。几轮比拼后,孩子们脸蛋红扑扑的,额头冒汗,成绩一次比一次好。

六年级学生付俊豪原本体能不佳,对长跑更是心存畏惧。入读衡钢小学后,他爱上了踢足球,运动起来兴致高昂、劲头十足。

武术场上拳脚生风,球场上激情四溢……“身上有汗、脸上有笑、眼中有光”的可喜变化,正在更多小学生身上悄然发生。

智慧赋能 科技助力精准练

在蒸湘区大立实验小学的风雨操场内,一个“智能体能训练站”悄然改变着课间活动的面貌。学生们在趣味游戏中完成科学训练,增强身体素质。

体育课上,智慧体育的智能评测模式,解决了日常教学测评场景中教师测评效率低、负担重的问题。

依靠智能评测系统,可采集学生运动过程,智能分析运动姿态与结果,给出个性化运动建议,帮助老师开展精准教学,落实因材施教。课后,学生可借助操场智能体育系统自由开展测试与针对性训练,结合PK、排行等模式,进行趣味运动。

8c0e485d71a27ba9021db13f8821ace.marked.png

中平小学跳绳比赛采用科大讯飞智慧体育AI测评系统,全程平板自动化计数、计时,比赛过程还能实时看到学生成绩更新。

技术不仅让教学透明高效,更让每个孩子的进步有据可依。一名体育老师感慨:“过去凭经验指导,如今数据说话,教学从未如此有的放矢。”

在蒸湘区,这样的场景已成常态。蒸湘区呆鹰镇中平小学将科技与竞技结合,举办“智慧大课间”——绳彩飞扬、智慧中平跳绳擂台赛。比赛采用智慧体育AI测评系统,全程平板自动化计数、计时,成绩实时更新,比赛结束后可立即统计出合格率、优秀率。

课程革新 强基固本育新人

蒸湘区以体育强校为引领,规范设置体育课程,保证义务教育阶段全区各学校每周5节体育课(每天1节体育课),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在此背景下,蒸湘区实验小学积极探索体育课程大改革。通过科学规划,每个孩子都能在六年时光里,解锁11项运动技能。从一年级的跳绳“初体验”到六年级的篮球赛,学校为不同年级的孩子们量身定制了“运动大礼包”。

“我们的目的就是让每个学生通过六年小学生活,全方面接触到常见的体育运动项目,知道每个项目的基本规则和动作要求,理解体育精神的内涵。”

图片2.marked.png

蒸湘北路小学举行“诗韵中华”古诗韵律操比赛。

除了体育课“正餐”,如今,蒸湘区小学生又迎来了大课间这一“加餐”。

4月14日上午9点半,随着下课铃声的响起,衡钢小学的操场沸腾了起来,学校上午大课间体育活动正式开始。孩子们自由选择喜欢的运动项目,跳皮筋、踢足球、打羽毛球,激活全身运动细胞。

家长陈女士欣喜地发现:“现在学校每天能保障两个小时的运动时间,孩子精神头更足了!眼里多了自信的光,饭量也比过去增长不少。”

717d66a1e5482e678091e2a9ddd6b80.marked.jpg

蒸湘区实验小学快乐篮球教学。

经过持续改革探索,蒸湘区学校体育工作目前稳居地县市区前列,学生体质健康年度合格率100%,优秀率接近70%,更涌现出2024年奥运亚军周雅琴等一批优秀学生。

在这里,体育不再是选修课,而是每个孩子生命的必修课——他们在跃起、挥拍、翻腾之间,描摹出充满活力的成长底色,书写着新时代少年的精气神。

来源:红网

作者:王新凤 李璐

编辑:王敏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646948/65/14891655.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