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南传媒:打通“全链路”,版权赋能出版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红网 作者:蔡娟 编辑:杨雁霞 2025-04-23 14:55:14
时刻新闻
—分享—

编者按: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近年来,湖南深入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版权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涌现出一批在版权领域的典型代表,在版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等方面表现突出,成果丰硕。第25个世界知识产权日到来之际,在湖南省委宣传部(湖南省版权局)的指导下,红网、时刻新闻推出“加强版权保护 激发创新活力”系列报道,走进这些版权工作优秀单位,以点带面,探寻湖南版权工作的创新逻辑与生动实践。

222201.jpg

“中南好书之夜”暨第二届中南好书颁奖典礼。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蔡娟 摄影 李丹 长沙报道

书香之夜,群星闪耀。4月15日晚,“中南好书之夜”暨第二届中南好书颁奖典礼举行,马金莲、鲍尔吉·原野、纪红建等14位作家齐聚长沙。当晚,活动主办方为2024年度中南好书颁奖,启动中南传媒优秀作者联盟,发布中南传媒“星创出版人”出版项目主理人招募令。

好书的诞生,需要依靠作家、编辑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作家的创作、编辑的耕耘为出版业注入了源头活水。从评选“中南好书”到推出系列出版创新举措,不仅展现出湖南出版在数字时代蓬勃的创新之力,更表明其对于作家和版权资源一如既往的重视。

作为国内出版翘楚,中南传媒已连续16年进入全国文化企业30强,多次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图书奖、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等重磅奖项,荣获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单位、国家重点文化出口单位等荣誉,获奖数量位居行业前列。

这一次,我们从图书生产、IP运营、融合发展、“走出去”、科技赋能等多个维度走进中南传媒,感受其版权工作的新气象新成果。

推选中南好书,为主业注入“源头活水”

湖南能吃辣椒会出书。中南传媒旗下拥有11家出版社、2家内容策划机构,其中有5家“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在科普类、文学类、心理励志类、古典名著类、音乐类、作文类、经管类、艺术收藏类等细分图书市场,中南传媒占据领先地位。2024年,中南传媒图书市场表现亮眼,在全国综合图书零售市场实洋占有率为5.37%,排名第二。

多年来,出版湘军深耕出版主业,以出大书、出新书、出好书为使命,打造了《湖湘文库》《延安文艺大系》《历代辞赋总汇》《走向世界丛书》等一批有集成意义的重点文化工程,推出了《正能量》《大清相国》等一批优秀畅销图书,不断擦亮“出版湘军”的闪亮名片。

2.jpg

中南传媒精品图书亮相第37届北京图书订货会。

自2023年起,中南传媒持续开展“中南好书”评选荐读活动,以好书评选与推广为抓手,引领从“全民阅读”到“全民悦读”的文化新风尚,催生出一大批好书大书。其中,2023年度“中南好书”《毛泽东文谭》《彩瓷帆影》分别入选和入围2024年度中国好书,2024年4月“中南好书”《“海牛”号》荣获第十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大批作者的加盟,一大批好书的涌现,一个个创意的迸发,正在为湖南出版主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水”。

精准预判市场,抓住“流量”提前布局

版权资源是出版业的核心资源,也是出版社的核心竞争力。近年来,中南传媒高度重视IP的打造与开发,通过多维度的版权运营,加速从传统出版向新兴业态的转型。

在流量时代,中南传媒旗下出版机构精准预判市场,提前布局影视原著、创作纪录等核心内容,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作为畅销图书的集聚地,博集天卷是影视、网剧改编的“宠儿”。马伯庸的《长安十二时辰》、张嘉佳的《云边有个小卖部》等原著小说,都出自博集天卷。

博集天卷准确预判网文作家七英俊人气作品《成何体统》的IP潜力,抢先签下作品版权并于2022年实现出版,2024年6月同名改编动漫在爱奇艺独家播出。

7.jpg

畅销书作家张嘉佳亮相第三届岳麓书会。

结合超级IP《云边有个小卖部》电影上映,博集天卷提前制定营销策略,随电影同步推出“《云边有个小卖部》声画光影套装”,上市不到一个月售出10万余套,且进一步拉动同名原著的销量。

电影《长安的荔枝》改编自马伯庸同名爆款IP,原著小说由博集天卷打造,官宣定档7月25日,进军2025年暑期档。

湖南文艺出版社推出现象级综艺节目《再见爱人》同名图书,收录4季来最触动人心的文案、互动集锦,附赠治愈之旅地图长拉页、感情增进锦囊、爱情说明书、上上签等,让这本书可读、可想、可玩。

2025年春节档,是续集电影的狂欢盛宴。中南传媒旗下各出版社纷纷瞄准《哪吒之魔童闹海》《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等电影的巨大流量,提早部署相关产品的出版与营销工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在今年1月出版《哪吒》《封神演义:绣像珍藏版》,博集天卷在2月推出《赛雷三分钟漫画封神演义》,产品上市后均迎来热销。

加速跨界融合,打造创新形态产品

近年来,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代表的大型纪录片俘获了无数的观众。而这股纪录片风潮,也从影视圈吹到了出版界。

作为首部以“中国”命名的历史纪录片,《中国》历时5年精心打磨,全片用三季共36集体量,在全景视野下,以意识形态与国家制度为主线,挖掘从春秋时期开始,对今日中国最具有影响力的人和故事,并通过电影化的拍摄手法,再现中国历史群星的个人选择及闪耀瞬间,用一幅有血有肉的历史画卷,让当代的中国和中国人,在影像中探寻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自信的源泉和密码。

《中国》第一季在湖南卫视播出后,湖南美术出版社便开始跟踪选题。在《中国》第三季播出后,该社出版了《<中国>(第三季)画集》,实现绘画艺术与视频艺术跨界融合。

4.jpg

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联合芒果互娱打造图画书《中国——我们的文明从哪里来》。

与此同时,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联合芒果互娱,依托纪录片《中国》第三季改编出版图画书《中国——我们的文明从哪里来》。全套书包含300余幅精美手绘插图,以中式美学笔触勾勒出古老传说里缥缈绮丽的人物与事件,用墨韵丹青绘就一份大气磅礴的中华文明说明书。这套书较完整地串联了重要的神话传说,对儿童学习和理解中国文化精髓有很重要的作用。

深挖文化内涵,开发版权衍生作品

文创出圈,年轻人为创意设计买单。近年来,除了各种图书,近年来,中南传媒旗下出版社深挖文化内涵,大力开发内容解读、文创周边等版权衍生作品,一批创意新颖、充满巧思的文创走红“出圈”。

湖南文艺出版社积极探索图书文创产品开发。例如,针对《华夏奇谭》先后开发混天绫、卷轴冰箱贴、西游帆布袋、凤钗金属书签等文创;针对《世界神话全书》,推出绿马帆布袋、缪斯女神书签、神鸦书立、医神护身符、希腊财神红包等系列文创,备受年轻读者欢迎。

5.jpg

第32届长沙图书交易会现场,中南传媒文创品牌组团亮相。

今年3月,第32届长沙图书交易会现场,中南传媒旗下文创品牌组团亮相,展现独特的湖湘文创气质。

乐之书店以“艺术·生活·阅读”为核心理念,推出“乐之书店”帆布袋,以麻布拼接工艺为特色,磨砂质感与活力文字碰撞;与湖南美术出版社联名的限量帆布包,将吴冠中水墨画作解构重组,让艺术真正走入日常生活。

芙蓉杂志社首次推出全新品牌“芙蓉文创”,并带来多款有趣的文创产品。比如,“i芙了you”“我蓉易吗我”牛仔帆布袋用书法笔触,解构方言幽默,不做严肃书法,把城市热梗变成能穿在或背在身上的诗。

夯实内容基础,推动高水平“走出去”

优质原创内容是出版“走出去”的源头活水。近年来,中南传媒以国际书展为平台,增强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推动出版高水平“走出去”。

2024年,中南传媒对外输出版权超过300种,其中《奔向共同富裕》《中国货币通史》等主题图书输出英美等国;《中国经学史》《中国兵学通史》等传统文化图书版权输出美国和东南亚国家;《中国非遗》等少儿绘本与意大利出版机构成功合作出版。《中国马王堆》等6种出版物入选国家“丝路书香”“经典中国”等对外出版工程,为历年来最好成绩。

6.jpg

第二届“卓越大师·中国”优秀作品展。

2025年博洛尼亚国际儿童书展上,博洛尼亚展会集团与中南传媒集团等机构联合举办了第二届“卓越大师·中国”颁奖典礼,为九儿等19位入围获奖名单的中国插画师设立了作品展示专区。“卓越大师·中国”项目自2023年诞生以来,致力于挖掘和培养优秀的中国原创插画师,推动中国原创插画绘本走向世界。经历两年发展,“卓越大师·中国”已成为博洛尼亚童书展的重要赛事,在业界广受关注。

此外,中南传媒还积极服务国家教育援外大局,完成了援柬埔寨教育技术援助项目、援南苏丹教育技术援助二期的验收工作,对教材图书、课程开设及运营等进行全面交付。

技术赋能创新,湖南出版加“数”领跑

人工智能时代下,中南传媒加快科技赋能文化产业创新步伐,探索发展数字出版,致力在马栏山建设“数智出版产业中心”,打造出版产业新业态新路径,“智慧操场”“智趣新体育”“e堂好课”“快点听”等项目建设硕果累累。

积极探索新产品,持续推进出版融合发展。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快点听”、湖南文艺出版社“乐音网”、湖南省新华书店“四维阅读”等取得良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数字出版平台“快点听”凭借其在电子书归口运营、有声产品开发运营以及中小学生数字音像材料分发等方面的卓越表现,成功通过教育部APP白名单备案,成为湖南出版业数字化转型的闪亮名片。

7.png

湖南百余所中小学校“智慧操场”建成并全面启用。

2025年春季新学期伊始,在湖南省教育厅、湖南出版集团、湖南省新华书店协同推进下,全省百余所中小学校“智慧操场”建成并全面启用,通过人工智能赋能中小学体育工作,促进中小学生体育锻炼和身心健康,初步构建起“智趣新体育”生态服务体系,探索出一条以数字化助力体育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

“e堂好课”是中南传媒重点打造的数智教育服务平台和系列产品。在湖南省委宣传部、湖南省教育厅的指导与支持下,累计为湖南近20个县市1163个班级3.1万多名学生提供了优质的教育资源。通过三师直播课、录播课以及在线集体教研等形式,“e堂好课”有效提升了湖南地区的教育质量,成为“互联网+教育”的湖南范式。

作为文化大省、科技创新高地,湖南正加速探索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构建具有湖南特色的新质生产力。面向未来,中南传媒将继续加大在数字出版领域的投入和研发力度,推动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的深度融合,打造更加完善的数字出版产业链和生态体系。

来源:红网

作者:蔡娟

编辑:杨雁霞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646948/67/14897255.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