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观潮的螃蟹丨今天,向我们身边的楷模和栋梁致敬

来源:红网 作者:姜媚 编辑:罗倩 2025-05-01 10:36:33
时刻新闻
—分享—

□姜媚

图片

▲设计:佘履安

今天,是第135个国际劳动节‌。

4月28日,在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湖南有84人受到表彰,包括59名全国劳动模范和25名全国先进工作者。

五年一次的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评选表彰,体现的是奖掖先进、彰显精神的国家态度,以及一种呼唤人才、鼓励担当的社会价值导向。

图片

▲4月28日,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图源:新华社)

如果说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之于广大劳动者是最深沉的无形滋养,那么这些先进模范们便是有形的牵引。

此次湖南受表彰的84人,一线工人和专业技术人才35人,占比41.67%;农民工10人,占比11.90%,充分体现了面向基层、面向一线、面向普通劳动者。

从行业领域分布看,湖南受表彰的对象涵盖了工程机械、轨道交通、现代农业、文化旅游、新能源、绿色矿业、食品加工等重点产业。除了传统的行业劳动者,还有工艺美术师等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以及货车司机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

图片

▲胡杨在雕刻。

比如,来自怀化的胡杨,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芷江沅州石雕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在他手中,一凿一刻,石头上山水渐现,蜻蜓立荷演绎荷塘趣事,令人惊叹不已。

这些来自湖南的全国劳动模范中,年龄最大的60岁,为郴州临武县南强镇两广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欧爱国。他42年坚守小山村,把初心使命镌刻在青山绿水,把忠诚担当书写在田间地头,带领两广村实现了由弱到强、由穷到富、由乱到好的蝶变。

这84人中,年龄最小的是29岁的李柏霖。在怀化市会同县粟裕希望小学任教的她,用诗歌敲开留守儿童的心门。“田野诗班”创立以来,创作了2000余首诗歌,师生曾受邀担任第八届鲁迅文学奖颁奖典礼嘉宾,并登上2024年央视春晚舞台。

行业不同、年纪不同,人生轨迹和奋斗历程不同,但他们勇攀高峰的坚定意志、百炼成钢的坚韧品格却是相同的,也深刻诠释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图片

▲李柏霖老师和“田野诗班”的孩子们。

百年征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各级工会紧紧围绕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中心任务,团结动员我国工人阶级紧跟党的步伐、走在时代前列,在推进革命、建设、改革伟大事业中建立不朽功勋,谱写了我国工人运动的壮丽篇章。

工人阶级是我们党最坚实最可靠的阶级基础,也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力军。

图片

▲楚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级机械调试工程师贾志光(左)。(图源:楚天科技)

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始终是我国工人阶级中一个闪光的群体。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用“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共和国的功臣”等词,褒扬广大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

在这次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是人民的楷模、国家的栋梁”

国家栋梁是指能担当国家重任的人才,将国之栋梁的礼赞给予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这份尊崇是至高的,体现了对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的真诚致敬,再次彰显了我们党始终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的鲜明态度。

这也是对新时期各行各业一线劳动者辛勤付出的充分肯定,更饱含对他们继续努力、再建新功的殷切期待。

事实上,他们离我们并不遥远,很多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就是我们身边的人。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光荣属于劳动者,只要奋力奔跑,就能闪闪发光。

图片

▲岳阳市公交集团二分公司35路线驾驶员孙波。(图源:岳阳国资)

凭着热爱把平凡工作做到极致。比如,岳阳市公共交通集团二分公司公交司机孙波,每天迎来送往,重复着起步、停车的简单动作,却能从细节处体贴关怀乘客,把十米车厢当作一个流动的家。

展现出新时代劳动者的爱国心、创造力。例如,中国铁建重工集团一级研究员张帅坤带领团队打破国外技术垄断,让中国超大直径盾构机技术跻身世界前列。

图片

▲张帅坤在查看盾构设备部件。(图源:湖南工信)

激发凝聚了更多向上的力量。比如,“龙卫国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已经成为中联重科内部乃至行业内技术工人、售后服务人员、客户机手学习掌握大吨位起重机技能的重要培训场所;中国航发南方工业有限公司“邓元山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中,13人已成为高级技师,5人获评省部级技术能手。

在“传帮带”中播撒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传承的种子,用身边人影响更多人,正是培育选树先进模范的初衷。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质量的劳动创造,被表彰的先进模范即是“劳动创造人本身”的实践体现。

图片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工程起重机分公司首席调试钳工龙卫国。

在今天这个特殊时刻,让我们向先进模范致敬,进一步擦亮和坚定“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价值共识。

只有让全社会看见光,才能带动更多人追随光、成为光,崇尚劳动的价值共识才会转化为责任担当,闪耀在一代代向先进模范看齐学习的人们中,进而形成广大工人阶级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的内驱力,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力量。

从技术“很一般”的技校实习生到全国劳动模范,湘钢焊接首席技师欧勇的成长路上,有师傅艾爱国的倾囊相授、有湖南全链条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体系的锤炼,更主要的是他自己二十多年如一日的边干边学、与时俱进。

图片

▲欧勇在工作中。

榜样是看得见的哲理。提炼先进模范经历的共性部分,映照出劳动者抓住时代的风口,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足迹。

他们的事迹让我们明白:当代工人不仅要有力量,还要有智慧、有技术,能发明、会创新。这是中国工人阶级作为“最进步的阶级”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必然要求。

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要用好创新创造这把“钥匙”,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中攻坚克难,在新兴产业发展壮大中开拓进取,在未来产业培育生长中大胆探索,锚定高质量劳动创造的价值,全面提升劳动者素质,主动拥抱新技术,向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蜕变。

图片

▲岳阳县丰瑞农机专业合作社董敏芳查看育秧。(图源:岳阳工会)

劳动是复杂的。异化、分工、剩余价值、生产力……这些抽象的概念,常令普通人觉得遥不可及。

劳动也是简单的。出没于大街小巷的外卖骑手、实验室里微米级的攻坚、生产车间飞舞的焊花、虚拟场域流动的代码……都承载着具体而生动的劳动轨迹,每个人都在用奋斗编织生活。

光荣属于劳动者,幸福属于奋斗者。

螃蟹文底_GIF.gif

来源:红网

作者:姜媚

编辑:罗倩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646948/74/14924051.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