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换“爷爷的水稻田”标识牌。
红网时刻新闻4月3日讯(通讯员 曾散 记者 王嫣)3月下旬,时值清明前夕,来自湖南、重庆、江苏等地高校的“爷爷的水稻田”水稻守护志愿者代表齐聚长沙唐人万寿园,缅怀“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
自2023年起,每年清明节前的周日,来自全国各地的“爷爷的水稻田”水稻守护志愿者代表们都会在长沙举办纪念袁隆平院士的活动。活动包含更换“爷爷的水稻田”标识牌、宣读水稻守护志愿团的誓词、播撒“爷爷的水稻田”种子等7项内容。
现场,湖南省袁隆平农业科技奖励基金会秘书长辛业芸和“爷爷的水稻田”公益项目发起人、中国作物学会特用作物专业委员会会长曾松亭,双手捧起新的“爷爷的水稻田”铜牌标志,在袁隆平院士墓前揭幕。
曾松亭告诉记者,该标志将袁隆平院士的头像、稻穗、大地与地球元素融为一体,彰显袁隆平院士“用一粒种子改变世界”的科学理念,也表达了年轻一代对守护农耕文明的坚定承诺。
“我志愿加入‘爷爷的水稻田’水稻守护志愿团,从守护水稻一生的参与者,成为一生守护水稻的志愿者……”来自全国各地的水稻守护志愿者面对刻有袁隆平院士题写的“人就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的纪念碑,庄严地宣读了誓言,宣誓声在陵园的苍松翠柏间久久回荡。
志愿者们播撒稻种。
这场特殊的清明祭奠,不仅是对一位科学家的深切缅怀,更是中华民族耕读精神的时代传承。
“我们已在全国建立了9个‘爷爷的水稻田’基地,吸引了成千上万的青少年参与农耕实践。”曾松亭介绍,“爷爷的水稻田”是由袁隆平院士生前亲笔题名,旨在面向青少年开展水稻科普体验活动。未来,“爷爷的水稻田”项目将邀请来自全球195个国家的在华留学生参与,并计划建立20家“爷爷的水稻田”杂交水稻全球梦基地,引导更多青少年为实现“禾下乘凉”与“杂交水稻覆盖全球之梦”贡献力量。
来源:红网
作者:曾散 王嫣
编辑:廖轩仪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