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何峰 通讯员 张贝 吴林荣 怀化报道
五月的沅陵,二酉山云雾缭绕,酉水碧波荡漾。这座承载着“学富五车 书通二酉”千年文脉的“中华书山”,如今正以崭新的姿态融入新时代思政教育。
“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华书山,探源书山,解秘书山,寻找其中隐藏了两千多年的时空答案!”5月14日,沅陵“我的中华书山行”大思政课观摩活动在沅陵县第一中学举行。活动通过文艺展演、情景课堂等形式,让青少年开启沉浸式文化体验,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中感悟文化根脉,激发使命担当。
随着悠扬的钟声响起,活动以《书山有礼·文韵盛启》开班典礼拉开序幕。二酉小学学生身着传统服饰,拜谒伏胜像、饮启智泉、齐诵《中华书山赋》,再现秦代博士伏胜冒死藏书的壮举。这一环节不仅是对历史的致敬,更让抽象的“文化传承”具象化,使青少年在仪式感中增强文化认同。
当《浩浩沅湘》的诵读声在会场回荡时,经典的力量再次叩击心灵。来自辰州中学、沅陵一中等五所学校的师生通过寻书探源、经典吟诵等形式,呈现了各具特色的思政课堂。辰州中学学生铿锵诵读《浩浩沅湘》,将屈原的爱国情怀与当代青少年的责任意识紧密结合,现场气氛热烈。一位参与学生说:“诵读时仿佛穿越时空,感受到屈原对这片土地深沉的爱,也让我更珍惜今天的文化传承使命。”
走进《书山有路云海间》的课堂,科技的力量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生。压轴环节以“寻源、解码、传习、明志”四大篇章展开,融合实景演绎与多媒体互动,带领观众跨越古今,感悟文化传承与时代使命的深刻联结。活动通过AR技术还原藏书洞场景、数字屏互动答题等创新形式,使传统文化“可感、可触、可参与”,让思政教育跳出说教模式,真正入脑入心。
这场活动背后,是沅陵深化“文旅教”融合的生动实践。近年来,沅陵依托“中华书山”二酉山文化IP创新,打造研学基地,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县教育局负责人表示:“我们希望通过‘行走的课堂’,让青少年在文化浸润中树立自信,同时为县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接下来,沅陵将继续挖掘地方文化资源,深化文旅教融合,不断探索思政教育新路径,推动研学成果转化为县域发展新动能,让千年文脉在新时代焕发更璀璨的光芒。
来源:红网怀化站
作者:何峰 张贝 吴林荣
编辑:杨伶霞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