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这个地方为何7年续写一封“告白信”

来源:红网 作者:熊晓宇 编辑:胡红叶 2025-05-20 14:04:35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熊晓宇 长沙报道

这是一封连续写了7年的“告白信”。

5月20日,因谐音“我爱你”,而被赋予特别的意义。自2019年以来,长沙市芙蓉区每年此时都会向企业递出“情书”——启动“520企业服务日”系列活动,走访调研问需于企、政策礼包精准滴灌,将数字时代的浪漫演绎成实打实的惠企行动。

在区域竞争的马拉松赛道上,政策红利的百米冲刺或许能赢得片刻掌声,但只有持之以恒的营商环境优化,才能让企业真正扎根生长。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是一场需要绵绵用力、久久为功的“持久战”。

如今,芙蓉区正用七年如一日的“长情”,将象征爱意的日期升维为制度性IP,将特定时点的暖心服务演化为常态化治理体系,在静水流深的坚持中,浇灌出企业发展的沃土,书写出一段以恒心致匠心的城市叙事。

一场拼耐力的改革长跑

2025年新春伊始,芙蓉区召开优化营商环境暨“千名干部联千企”工作会议。

时间回到2019年,芙蓉区召开全区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向社会发布优化营商环境20条,并创新设立“520企业服务日”,搭建起政企沟通的优质平台。

七载春秋更迭,“520”在芙蓉绽放出超越时间的深意。会场的热闹褪去,留下的是服务市场主体的真诚心意与踏实行动。

芙蓉区将每月20日定为“企业服务日”,只要企业发展有问题,在“企业服务日”就能与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街道部门负责人等,“一对一”“面对面”反映诉求,解决问题——这是芙蓉区给企业的“确定性”。

优化营商环境不是昙花一现的突击战,而是要以“长期主义”,在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破除各类难题中,为企业注入信心和活力。

从2019年“优化营商环境20条”、2020年“打造‘四省’营商环境20条”,到2021年“百日暖企20条”、2022年“打造营商环境升级版 加快建设国际国内一流营商环境标杆区行动方案”、2023年“服务市场主体 优化营商环境12条”......自2019年以来,芙蓉区每年迭代升级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以刀刃向内的制度进化破除积弊,用真金白银和优质服务环境,驱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制度的韧性在时间淬炼中愈发显现,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就像是空气和水,不断滋养着企业发展的“生命树”,让“永远可以相信芙蓉”从口号变成市场主体的集体记忆。

“实实在在的惠企暖企服务,让企业更加坚定在本地持续深耕的决心。”2008年,英氏控股集团在芙蓉区成立,从小微企业发展到年营业额20亿的行业龙头企业,在英氏控股集团董事长马文斌看来,企业17年的成长轨迹,恰与芙蓉营商环境改革同频共振:“可以说,没有芙蓉区良好的营商环境,也就没有英氏走出湖南、走向世界实现跨越的今天。”

一场拼细节的精耕服务

芙蓉区法院多元化解涉企纠纷。

员工工作量不饱和却拒绝调岗,辞退后反以“恶意裁员”索赔21万——喜多来文化传媒公司(化名)陷入的这场纠纷,曾让企业代表左右为难。

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企业拨通芙蓉区法院诉求“纾解员”的电话,没想到当天下午法官团队就主动联系,通过弹性延期开庭和一个多月的反复调解,最终以企业支付7万元补偿金达成和解,较原诉求减少三分之二。

一通电话,既保障了劳动者合法权益,又大幅减轻企业经营压力,实现“案结事了人和”的双赢结局,这正是芙蓉区以精细化服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鲜活案例。

千里之遥,积于跬步。在优化营商环境的系统性工程中,芙蓉区通过方方面面的细节优化,走好具体办事过程的“最后一厘米”。

去年,芙蓉区扎实开展“千名干部联千企”行动,企业诉求办结率98.5%,满意度达97%。今年,芙蓉区在此基础上升级“四员联动”机制——企业“服务员”、诉求“纾解员”、政策“宣传员”、政风“监督员”4支队伍组团服务,让企业的每一个需求都能第一时间找到响应端口。

“政府应如何更好地满足企业需求?”不久前,在一场供需对接沙龙上,营商环境政风监督员和10余家企业代表全方位为芙蓉区营商环境“找茬”,从小切口或大方向提出切身体会和真知灼见,职能部门不怕“揭短”,认真记录,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找准方向标。

在企业发展的每个关键节点,芙蓉区以“绣花针”般的精细功夫穿针引线——

就业服务构建起“两市场一专员”模式,融资服务搭建“三快二平台一热线”体系,全年举办培训辅导、供需对接等营商环境主题活动373场,覆盖企业1.49万家......

“针尖功夫”绣出营商环境的细腻质感,在这里,优化营商环境不再是宏观叙事,而是可触摸、可感知的细节共鸣。

一幅拼生态的发展图景

2024年,芙蓉区政务服务中心办理政务服务事项60.1万余件,满意率100%。

从洽谈到签约落地仅用时半个月,眼下,卓润生物食品检测湖南总部项目正抢抓装修进度,预计在本月陆续投产,当年可实现营收5000万元、纳税200万元以上,为长沙隆平产业开发区食品产业链注入新动能。

如今,一幅充满生命力的高质量发展图景正在芙蓉蓬勃舒展,每个市场主体都能找到适宜的生长坐标。2024年,芙蓉区新增规上企业231家、市场主体2.1万户,总量突破17.55万户。

行走芙蓉,“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事事关乎营商环境”的理念深入城市肌理,让企业畅享高效便捷、公平可及的创新举措层出不穷。

这里是全省唯一实行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的区县,全年办理许可类事项5万余件次,政务大厅服务事项60.1万余件次,满意率达100%;

这里率先全省打造“5G+智慧”区级政府大厅和24小时自助服务区,开设全省首个“24小时楼宇政务服务驿站”;率先全省推出分支机构、连锁机构集合登记和许可审批“一件事一次办”,办理时限压减70%;

这里成立了全省首家涉企纠纷政协委员调解工作室,2024年累计受理合同纠纷120起,涉案金额超10亿元,调解率超90%;搭建起“芙蓉金融纠纷调立审执全链条智能化平台”,平均审理周期缩短近70%,累计化解各类金融纠纷61534件,为辖区金融机构收回债权11.62亿元;

这里,警企联防构建的278个群防群治快反支援平台,与“综合查一次” 改革、涉企行政执法检查扫码留痕的包容审慎监管共同织就刚柔并济的防护网......

在这里,优化营商环境不是单一政策的单打独斗,而是政策、服务、法治等多元要素的共振共生。

今天,2025年芙蓉区“520企业服务日”又将暖心上线。这场始于“520”的长跑,正以制度创新的复利效应,重塑城市竞争的底层逻辑,正如静水流深的湘江滋养两岸沃土,芙蓉区用七年坚持证明:最好的营商环境,正是时间沉淀出的“无须告白的日常”。

来源:红网

作者:熊晓宇

编辑:胡红叶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646949/53/14968594.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