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雄伟(右二)正在接受康复治疗。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刘放明 通讯员 王斌 湘潭报道
医生一边给他按摩左手,一边让蜷缩的手指慢慢张开……成功握住手柄后,在辅助模式下瞄准屏幕上的“怪兽”……这是5月23日,罗雄伟在湘潭市第六人民医院做康复治疗的一幕。他的目标是重返工作岗位,为家庭减轻负担。
今年24岁的罗雄伟爱好摄影,曾是一位影楼的摄影师,青春与活力是他憧憬未来的最大底气。然而就在19岁那年,他因骑电动车摔倒,导致急性重型开放性颅脑损伤。经过开颅手术后,他虽然保住了命,却落下了左侧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大小便失禁、语言障碍、吞咽功能障碍等病症,被评定为肢体二级残疾。
去年9月,罗雄伟听说湘潭市残联有职业康复救助项目,便联系到湘潭市第六人民医院康复科,想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并且希望能够通过康复再次拿起相机去追梦。
康复训练之余,罗雄伟用电脑帮朋友修图。
根据罗雄伟的情况,湘潭市第六人民医院康复治疗科立即开展康复评价会,并确定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通过运动治疗提高肌肉力量,控制、平衡步态能力;通过作业疗法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家务能力。同时还通过中医传统康复促通经络,佩戴下肢踝足矫形器帮助改善步行功能,并在职业技能模拟训练中提高患者工作技能。
如今,罗雄伟经过康复治疗,生活能够自理,在佩戴下肢踝足矫形器的情况下已能自主行走,并能使用电脑做简单的修图工作。
“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重返摄影师的岗位。”罗雄伟一边用电脑修图一边说,受伤后的这几年,都是靠家里人照顾,“我要就业,要减轻父母的负担……”
职业康复是以重返工作岗位为目的,通过综合利用药物、康复器材、康复训练等手段,帮助残疾人恢复身体功能和工作能力的一种系统康复服务。2018年,湘潭市在全省率先试点职业康复项目,为受助对象每人每年提供5000元救助金,用于补贴个人自费部分的支出。并选定具备职业康复资质的湘潭市第六人民医院、湘潭民康医院作为项目承接服务机构。自试点以来,已为281人次就业年龄段肢体残疾人提供康复评定、康复治疗、疗效评估、职业咨询与指导等服务。
去年,30名受助对象在市六医院和民康医院接受专业系统的康复治疗和训练后,康复效果比较明显,经评估康复有效率达到100%。其中,实现生活完全自理的24人,具备就业能力27人,实现就业21人。
湘潭市残联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2025年就业年龄段肢体残疾人职业康复项目实施方案》,湘潭今年将继续救助50名就业年龄段肢体残疾人,全力帮助他们重返就业岗位。
来源:红网
作者:刘放明
编辑:黄滔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