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绝活丨吴文晖:三十三载踏遍三湘四水 把监测数据刻成“生态盾牌”

来源:红网 作者:李璐 张嘉倪 编辑:陈珏 2025-05-09 20:37:39
时刻新闻
—分享—

编者按:这里有毫厘之间的极致追求,也有扎根大地的不断求索。近期,红网时刻新闻推出《绝活》系列报道,带您走进匠人指尖的温度,感受青年眼中的光芒。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李璐 通讯员 张嘉倪 长沙报道

从攀崖涉水精准锁定污染源,到开创全省森林生态系统监测先河,三十三年行走生态监测最前线,湖南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正高级工程师吴文晖,练就了一身硬核本领。

从野外采样到数据分析,从基层拓荒到科研攻坚,她以“数据就是武器”的严谨、“钉在哪里便扎根”的执着,练就出全能型立体监测能力,在水环境、生态生物、地下水等多领域监测中展现卓越实力,荣获全国首批环境监测“三五”人才之“一流专家”以及“湖南省五一劳动奖章”等称号,成为用脚步丈量山河、以创新守护绿心的“监测铁军”标杆。

张家界生态监测事业的拓荒者

1992年的张家界,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几乎一片空白。25岁的吴文晖背着采样箱,与几名同事穿梭于奇峰险壑之间。那时的监测站设备简陋、人手不足,然而在吴文晖看来,可谓是“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她与同事一起,踩着泥泞山路,攀爬悬崖峭壁进行野外采样;烈日下蹲在工矿企业的排污口记录数据,暴雨中守着实验室里的样品编写分析报告。

在这样艰苦环境的锤炼中,吴文晖快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监测技术骨干,2004年起担任张家界市生态环境监测站站长,以“小舞台也要干出大事业”的雄心壮志,带领着团队,一步步将张家界的绿色生态展示在世人面前。

“最令人难忘的是当时我们团队首次开展八大公山生态调查。”吴文晖回忆道,那时她和大家一起,背着几十斤的监测设备深入密林,夜间露宿帐篷,与蚊叮虫咬作斗争。她带领团队探索建立张家界自然保护区生态监测技术体系,组织实施了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空气负氧离子监测,开创了全省森林生态系统监测的先河。

数据出炉那天,她激动得彻夜未眠:“这些数字不仅能反映生态质量,更是向世界展示张家界‘绿色名片’的底气!”

在张家界市工作的17年间,这个全省成立最晚、人员最少的生态环境监测站,在她的带领下成为一支最能吃苦、最讲奉献、最敢拼搏、小而不弱的队伍,多次获评省、市环保监测系统先进集体,斩获全省“首届环境监测综合技术比武”个人一等奖、团体二等奖等成绩和荣誉。

同事们评价她说:“吴站长像钉子,钉在哪里就在哪里扎根。”

全省污染防治的科技先锋

2009年,吴文晖调入湖南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带着她对环境监测事业的深深热爱,直面更严峻的挑战。

在担任环境研究中心和综合室负责人的近十年期间,她围绕湖南省重金属和总磷污染等突出环境问题,多次带着团队深入矿区和湖区,开展污染溯源调查监测和综合分析。

在郴州临武三十六湾矿区,她翻越一座座矿山,开展重金属专项调查监测;在洞庭湖畔,她乘舟破浪,沿岸挖掘分析监测数据,长期开展现场调查和跟踪溯源监测。

矿渣堆积成山,刺鼻的气味熏得人流泪,她却打趣:“咱们这是‘闻污识矿’!”

在监测过程中,每个步骤她都亲力亲为,每份数据她都反复确认,“数据就是环保人的武器,漏掉一个点,就可能误判整片湖。”她常常这样说。

除了重金属污染监测领域,吴文晖还先后从事水环境监测、生态与生物监测、地下水监测、噪声监测、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及研究等工作,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六边形战士”。

征途漫漫,吴文晖牵头编制的《湖南省环境质量报告书(2018年)》《湖南省“十二五环境质量报告书》等多项综合报告在全国报告书评估中名列前茅,取得湖南省历史最好成绩。

绘就生态监测的未来画卷

如今,作为一名60后的“老监测人”,临近退休的吴文晖,依然冲锋在科研一线。

2019年以来,吴文晖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完成多项省级环保科技项目,填补了国家和湖南省技术空白。她主持的《湖南省流域水环境生态补偿技术体系研究》课题研究成果,在全省流域生态补偿中得到实践应用,取得良好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2024年获评湖南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一等奖。

即便白发渐生,吴文晖也始终坚守初心、赓续奋斗,积极协助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与中国环科院、省环科院、湖南大学等科研机构、高校以及多家企业开展科研合作,在多项科研课题的申报选题、研究方向和关键技术选择方面,发挥技术指导和引领作用,助力多个省部级课题项目获批立项,为环境监测事业持续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

从青丝到白发,从拓荒者到领军人,吴文晖以数据为“盾”、以创新为“剑”,在碧水蓝天间镌刻下一名“监测战士”的忠诚,守护着湖湘大地的绿色篇章。

因工作岗位变动,2023年,吴文晖调至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运维管理部工作。在此期间,她立足岗位,主动为提升全省水和空气自动监测站运维管理工作提质增效献计献策,推动全省在智慧水站、智慧气站建设中取得创新突破,致力于湖南省生态环境监测数智化转型工作。

她笑道:“以前靠腿,现在靠‘云’,但我们‘监测人’的心永远贴着大地。”

来源:红网

作者:李璐 张嘉倪

编辑:陈珏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646949/91/14944698.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