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秋意浓情暖桑榆,人间重晚晴正浓。为营造关心关爱老年人、共建共享老年友好型社会的浓厚氛围,红网时刻与郴州市民政局联合开设“郴心银晖”专栏,以笔墨光影礼赞“银发人生”。
这里有“银龄榜样”的璀璨星光,走近全国敬老爱老典型,聆听他们的温情故事,见证岁月沉淀的榜样力量;这里有“法治护老”的坚实屏障,剖析典型案例,守护最美夕阳红的合法权益;这里有“社区共融”的创新实践,探秘老年友好型社区的幸福密码,记录城市与长者双向奔赴的动人图景。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唐哲宁 通讯员 盛晓光 郴州报道
在湘南这片浸润革命精神的土地上,有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用退休后九年的炽热光阴,以“老有所为”的担当,为“夕阳红”抹上了最温暖的色彩。他,就是汝城县老年体育协会主席谭纯明。从引领老年体育健身,到培育基层文体骨干;从推动银发经济落地,到守护老年群体健康,他以实干与坚守,奏响了新时代敬老爱老助老的动人乐章。
谭纯明参加门球比赛。
拓荒:从“零散场地”到“文体枢纽”
“老年人的健身需求,一刻也等不得!”面对老城区门球场分散、活动扰民的困境,谭纯明毅然扛起改革大旗。2017年,他带领团队迎难而上,顶烈日踏勘选址,冒风雨协调部门,磨破嘴皮争取支持。不到一年,一座占地30亩、投资3300万元、功能齐全的两层老年文体活动中心拔地而起。如今,这里日均接待超300人次,八年累计举办各级赛事400余场,被湘粤赣多地同行赞叹:“硬件设施超越许多地级市!”
硬件建成只是起点。谭纯明创新提出体育健身、文化娱乐、联谊交流、养生保健“四位一体”发展模式,推动老年文体从“零散自发”走向“系统规划”,从“单一门球”拓展为“多元并举”,从“自娱自乐”升级为“区域品牌”。如今,这里月月有赛事、周周有活动、天天有锻炼,成为辐射湘粤赣三省五市的老年文体枢纽。
9月12日,汝城县老年人体协与中国老年体育报携手在县老年体育活动中心举办“深报”移动多媒体平台“郴州频道”培训班。
育人:从“一枝独秀”到“满园春色”
谭纯明坚信“人才是第一资源”,他构建起“选育用”结合的育人体系。作为“伯乐”,选送60余名骨干赴外深造;作为“园丁”,邀请十余位湘粤名师传经送宝;作为“搭建者”,累计举办培训班10余期、覆盖600余人次,开展健康讲座与义诊16场、惠及3000多名老人。
谭纯明带领汝城县处级干部门球队在永兴门楼合影。
在他推动下,汝城老年文体事业实现“井喷式”发展,2023年获评“湖南省门球训练基地”,拥有9大专业协会、38个机关分会、29支门球队、100余支广场舞队,会员超1.5万人。72岁的朱大姐自豪地说:“我现在是村里广场舞教练,学员有30人!”
坚守:从“银发激情”到“乐享银龄”
谭纯明办公室中那套磨损明显的裁判服,默默见证了他九年如一日的坚守。在筹备2025年湖南省女子门球赛期间,他连续奋战三十个日夜,从场地维护到医疗保障,事事亲力亲为。即便因过度劳累不得不挂上点滴,他依然拔下针头,第一时间返回工作岗位。一位志愿者感动地说:“谭主席就像一台永不停转的马达。”
在巩固门球等传统项目优势的同时,谭纯明也敏锐地推动“红色游学”跨省交流。他牵头建立起湘粤赣三省五市联动机制,促成了多项文旅融合项目的落地实施。不少文体爱好者由衷感慨:“在谭主席带领下,我们参与文体活动后,心情更舒畅了,病痛变少了,身体更强健了,家庭更和睦了,幸福指数也实实在在提高了。”
郴州市2025年迎春杯门球赛(汝城赛区)现场。
九年砥砺,谭纯明以“党建引领、社会参与、全民共享”的汝城实践,为中国基层老龄事业写下了生动注脚。他如一簇不灭的火种,点燃万千老人的生活热情,也让“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理想,在这片红色热土上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唐哲宁 盛晓光
编辑:龙芳华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