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湖南省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新闻发布会举行。
红网时刻新闻10月14日讯(记者 戴丹 摄影 龚子杰 通讯员 黄睿 龙利君)中药材种植是中药材产业链的根基,也是促进农民增收、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在10月14日举行的《湖南省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新闻发布会上,湖南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专职副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杨文辉表示,2024年,湖南省中药材农业产值达252亿元,带动农户户均增收8000元。
形成“一核两带三区”种植布局
近年来,湖南省农业农村厅围绕“建基地、强标准、提质量、创品牌”的思路,多管齐下推进中药材规范种植,为全省中药材千亿产业打牢了基础。
在顶层设计方面,锚定中药材千亿产业发展目标,出台了《湖南省中药材千亿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形成“一核两带三区”的种植布局——“一核”就是长株潭,主要开展中药材科技创新和加工;“两带”是武陵山、雪峰山这两个道地药材产业带;“三区”是湘南、湘北、湘中三个特色中药材产区。
在产业集群的打造上,2025到2027年将在靖州县、洪江市等7个县市区,建省级农业中药材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每年统筹1亿财政资金,重点推进种苗培育、标准化种植基地、产地初加工、仓储冷链这些关键环节,争取到2027年,中药材综合产值每年增长不低于7%,形成“集群带动、全域发展”的好势头。
在基地建设方面,以20个种植基地示范县建设为抓手,推进中药材“百千万”工程实施和规范化“五统一”管理基地建设,形成“百点示范、千技覆盖、万户联动”的发展格局,全省规范化种植基地达100万亩。同时,配套建设节水灌溉、田间道路、仓库等设施,积极推广生态种植模式,在保障中药材品质的同时守护绿水青山。
在服务保障方面,省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和专家指导组专家深入一线服务药农,2024年,全省举办200多期中药材种植技术培训班,培训1.2万农户,发放2万多本《湖南道地药材规范化种植技术手册》;搭建中药材种植信息化平台,农户能在线问技术、查市场信息,让大家不仅能种好,还能卖出去。
在经营模式创新方面,大力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全省已有3000多家中药种植企业和合作社,带动50多万农户。同时,将中药种植、乡村旅游、健康养生进行深度结合,拉长产业链,带动农户增收。
2024年中药材质量抽检合格率达98.5%
经过持续努力,湖南省中药材的种植规模稳步扩大:截至2024年底,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达493万亩,较2020年增加40余万亩,增长超8%;其中规范化种植面积150余万亩,占总面积的30%,产业基础不断夯实。
做大规模的同时,产品质量明显提高。通过标准化生产推广,2024年全省中药材质量抽检合格率达98.5%,较2020年提高2.5个百分点;确定第一批10家中药材GAP示范单位,50个产品获得绿色食品或有机产品认证,质量安全水平持续提升。
产业效益持续增长,助力乡村振兴作用凸显。去年全省中药材农业产值达252亿元,带动农户户均增收8000元。怀化靖州的茯苓、湘西龙山的百合等,都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
品牌影响力不断增强:重点打造“湘九味”道地与特色药材品牌,湘黄精、湘百合等产品市场知名度获得广泛传播;至2024年底,全省43个中药材获得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品附加值提高20%以上,“湘字号”药材品牌竞争力持续增强。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聚焦标准化生产、科技研发、品牌建设、种业发展等关键领域,持续补短板、强弱项,推动我省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中医药强省建设提供坚实支撑。”杨文辉表示。
来源:红网
作者:戴丹 龚子杰 黄睿 龙利君
编辑:苏好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