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农人·兴永兴 | 彭家兴:从军营到田野,他的“稻”路金黄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胡用梅 何雨杏 李丹霞 编辑:龙芳华 2025-10-21 12:10:50
时刻新闻
—分享—

编者按:当青春选择返乡,沃野便是舞台。在永兴,一群“后浪”新农人,用科技赋能农业,用品牌点土成金。近日,永兴县获评“全省农村创业典型县”殊荣,这份荣誉背后,是上万返乡创业主体的生动实践。红网时刻新闻推出《新农人·兴永兴》系列报道,看他们如何在这片创业热土上,写下属于自己的沃野新故事。

微信图片_20251021104008.png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胡用梅 何雨杏 通讯员 李丹霞 郴州报道

眼下,正值水稻收割季,在永兴大地农机专业合作社里,水稻烘干车间机械轰鸣,一阵阵混着阳光和泥土的稻香,在金秋的空气中弥漫开来。

“这些设备一天可以烘干一百多吨的稻谷,而且不受天气影响,比人工晒谷省心多了。”合作社的年轻当家人彭家兴穿梭在机器之间,熟练地检查着烘干设备,时不时和工人们交流几句。

很难想象,这个1998年出生的年轻人,还是永兴家兴米业有限公司的掌舵者,从事农业已长达7年,是当地家喻户晓的“农机大王”,带领家乡父老走上了一条现代农业的康庄大道。

微信图片_20251021104717.jpg

青春在泥土中扎根

2017年,19岁的彭家兴从部队退役。面对人生的十字路口,他做出了一个令许多人意外的选择——放弃城里的稳定工作机会,回到生他养他的家乡挽起裤脚,扎根田间。

“我是在农村出生长大的,从小就在田间地头玩耍,但我深知,父辈们面朝黄土背朝天,用苦力种田实在太辛苦。我想改变这种传统、低效的生产方式。”谈及抉择初衷,彭家兴的话语朴实而真挚。

军旅生涯,锤炼了他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农村需要懂农机、会种植的年轻人。”带着这份信念与在部队培养出的过硬技能,他义无反顾地踏上了返乡创业之路。

微信图片_20251021104735.jpg

以技能开启创业之门

创业维艰,始于足下。回乡第一年,彭家兴看准了农机服务的广阔前景,在父母的支持下购买了几台无人机,开始为周边农户提供专业的植保飞防服务。效果初显后,又在政策补助下陆续购置了更多农机设备,逐渐扩大服务规模。

随着经验的积累和视野的开阔,彭家兴意识到,单打独斗难以形成规模效应,也无法彻底解决小农户对接大市场的难题。2021年,他牵头成立了永兴家兴米业有限公司,并创新性地推出了“全程托管式”服务模式。

“农民只需把土地承包给我们,从耕、种、管、收,到后期的烘干、储存、销售,所有环节都由我们公司一体化负责。”彭家兴介绍道,“这样一来,农民什么都不用操心,坐等收益即可。既极大地解放了劳动力,降低了他们的种植风险和成本,又通过规模化、标准化管理,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和粮食质量。”

微信图片_20251021104725.jpg

这种创新的模式精准击中了当前农村劳动力不足、老龄化严重的痛点,迅速获得了市场认可。目前,公司的服务区域已从永兴本县延伸至周边多个县市区,业务足迹甚至远至新疆、海南等地。截至当下,已累计服务农户及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超过6000户。

为支撑日益扩大的业务和提升服务质量,彭家兴先后投入900余万元,购置了水稻机械化育秧生产线、大型收割机、无人植保机等各类先进农机设备100余台(套),并建成了容量达4000吨的标准化粮食储备库。

如今,公司每年提供机耕服务超过1.5万亩、机插秧8000余亩、机收1.8万余亩、无人机飞防3.5万余亩,年加工优质大米达8000多吨,形成了从田间到餐桌的完整产业链条。

绘就农旅融合新画卷

在彭家兴看来,现代农业蕴含着无限可能。2023年,他再次大胆突破,积极探索“农旅融合”发展新模式。

他精心规划,种植了60多亩色彩斑斓的彩色水稻,并配套建起了观光塔和农耕文化展示区。金秋时节,登塔远眺,不同颜色的稻禾,宛如大地的调色板,瞬间成为网红打卡点,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摄影。

“彩色水稻不仅同样可以食用,营养价值高,更具有极强的观赏性。”彭家兴自豪地说,“农田不只是生产的基地,也可以成为一道靓丽的乡村风景线。”

这一创新举措,不仅直接带动了周边农家乐、民宿等营收同比增长超过30%,更让“大地家兴”这一品牌从单一稻米销售,成功拓展了产业链,真正实现了农业与旅游、文化等产业的深度融合,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微信图片_20251021104709.jpg

彭家兴正在操作无人机。

作为一名退役军人,彭家兴的公司始终坚持优先吸纳本地低收入群众就业,已为100余户村民提供了稳定的就业岗位。同时,通过土地流转、入股分红等方式,每年为将土地托管给公司的村民分红近50万元。

他所生产的优质大米,主要销往消费水平高、市场需求旺盛的粤港澳大湾区,实现了“湘品出湘”,提升了农产品的附加值。

从一名青涩的退役军人,蜕变为扎根乡村、深耕农业的领军人物,短短数年,彭家兴的眼神里褪去了稚嫩,增添了更多的从容与笃定。

谈及未来,他目光炯炯:明年,计划在湘阴渡镇投资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米厂,着力打造一个具有更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大米品牌,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提升产品竞争力。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胡用梅 何雨杏 李丹霞

编辑:龙芳华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646954/65/15367999.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