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 通讯员 何衡 吴展名 衡阳报道
衡阳县积极引导村民因地制宜,发展瓜蒌种植,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群众就业增收,让小瓜蒌真正成为富民大产业。

村民正在采摘瓜蒌 廖辉煌 摄
11月26日,在衡阳县渣江镇官埠村的瓜蒌种植基地,一排排藤架上挂满了金灿灿的瓜蒌,像一盏盏小灯笼,格外喜人。瓜蒌个个浑圆饱满,有的已经自然开裂,露出黑籽白瓤,空气中弥漫着丰收的香甜。村民们正忙着采摘,手脚麻利,不一会儿,一袋袋瓜蒌就被打包装车,准备进入下一道清洗工序。

村民正在晾晒瓜蒌籽 廖辉煌 摄
衡阳县渣江镇官埠村瓜蒌种植基地负责人陈跃福介绍说:“ 每年的11月份是采瓜的时节,今年是个丰收年,每亩产量有400多斤,瓜蒌成熟一批就采摘一批,可以采摘4到5批。”

成熟的瓜蒌 廖辉煌 摄
摘下来的瓜蒌经过清洗、取籽、晾晒和加工,就能包装上市。瓜蒌俗称“药瓜”,浑身是宝:籽能做成零食,皮和根可入药。
2021年,衡阳县官埠村、瓦铺村等多个村组织联合成立合作社,并与衡阳云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以“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盘活闲置荒地,共同发展瓜蒌产业。目前种植面积已超1000亩,从栽苗、管护到采摘,都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大量家门口的就业岗位,公司每年发放的工资就达110万元。
为提高产品附加值,基地还建起加工厂房,把生瓜籽炒制成零食,瓜皮、瓜根烘干作药用,并打造了“云湘季”品牌。据介绍,通过精加工,一亩瓜蒌地的经济收入能提高到5000块钱,小小瓜蒌身价倍增,真正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黄金果”。

渣江镇官埠村瓜蒌基地航拍 吴展名 摄
下一步,衡阳县将继续推动合作社和企业合作,推进产品深加工,打造自主品牌,探索立体种植,不断延伸产业链,让瓜蒌产业持续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来源:红网
作者:何衡 吴展名
编辑:谭倩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时刻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