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浏阳屏”如何打开“新视界”?

来源:红网 作者:熊晓宇 编辑:胡红叶 2025-11-20 10:28:50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熊晓宇 长沙报道

2004年深秋,周群飞、郑俊龙夫妇背着一对双肩包,正辗转多个工业园区,为蓝思科技寻找新的落脚点。一个傍晚,他们走进了即将下班的浏阳生物医药产业园(浏阳经开区前身)。

浏阳留住了这两位风尘仆仆、满怀梦想的“背包客”,也留下了一粒千亿级产业集群的火种。

20年后,中国新型显示产业已崛起为全球版图上最耀眼的力量:显示面板全球市场占有率达55%,显示材料市占率达43%,均居全球第一,预计2025年行业产值规模接近8000亿元。

当年那个深秋的诚意挽留,早已融入国家产业的奔腾江河,成为其中不可忽视的浪涌。从一面“玻璃”到一张“面板”,再到打开一个“视界”,浏阳经开区如何写就这段“屏”实力出圈的故事?

2006年,蓝思科技正式落户浏阳经开区。

“两个火车头”拉来千亿级产业集群

2006年,蓝思科技正式落户,此后,浏阳经开区用近20年时间写下一条“龙头引领-链式布局-生态集聚”的崛起之路,这背后,既是超前卡位产业风口的精准判断,也是一腔亲商重商、双向奔赴的真诚。

“提前10天交付118亩土地”的“浏阳速度”,开启了与蓝思科技相互成就的开端。落户以来,蓝思科技从全球智能终端玻璃防护盖板的开拓者,裂变为横跨智能汽车、智能穿戴等多元领域的产业巨头,总资产突破800亿元,连续多年稳居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和湖南进出口规模之首。

以蓝思科技为支点,园区开启链式布局,催生蓝思智能、蓝思智控、蓝思新材料等一批配套企业。在管委会4楼专设的“蓝思办”里,企业诉求事无巨细,来之即办,生动诠释着对落户企业的深度服务理念——不仅要引进,更要培育;不仅要服务,更要共生。

长沙惠科8.6代超高清液晶面板项目的落地,填补了湖南在大尺寸超高清液晶面板领域的空白。

同样的远见与诚意,在2019年再度上演。面对行业洗牌的关键窗口,浏阳经开区果断引进长沙惠科8.6代超高清液晶面板项目,不仅创下从签约到首条产线点亮仅14个月的业界纪录,更填补湖南在大尺寸超高清液晶面板领域的空白。

今年1月,惠科股份再度落子,投资建设Mini-LED背光/直显模组及整机生产基地,推动园区产业链向高技术、高附加值环节跃升,展现出产业集群的强大向心力。

沿着“强链、补链、延链”的系统路径,浏阳经开区持续拓展产业生态边界。去年11月,诠视科技MR设备生产基地签约落户;今年新春“第一签”锁定2D/3D可切换液晶透镜光场3D显示模组,推动平面显示向立体视觉进阶。今年以来,园区新引进显示产业链项目19个,其中3D玻璃东园、惠科直显两个百亿级项目实现历史性突破。

如今,园区已集聚电子信息企业50余家,欧智通的Wi-Fi模组、泰科天润的碳化硅功率器件、利尔电路的PCB等关键产品协同发力,构建出矩阵强大的产业集群,成为湖南电子信息产业规模最大、集聚度最高的区域,2024年产值突破406亿元,占长沙市新型显示产业链总产值77.6%;今年前三季度继续保持强劲势头,实现产值311.7亿元,同比增长11.4%。

创新引擎驱动产业裂变升级

产业规模与集群生态实现跨越式发展,其核心驱动力是什么?1888年,“液晶”的发现叩开现代显示世界的大门,自此,技术迭代成为这个行业永恒的脉搏,驱动着产业浪潮奔涌向前。

在这场无声却激烈的技术竞赛中,浏阳经开区以创新为舟,不断突破边界,推动产业迈向高端。

今年2月,一句“发言稿就在我的眼镜里”,让Rokid Glasses大火出圈。这款全球首款规模化量产的消费级AI+AR眼镜,预售订单超30万台,更实现全产业链国产化。其背后,是蓝思科技自主研发的纳米微晶玻璃技术,以卓越抗摔性和透光率,攻克行业“减重、续航、显示”三角难题。

近20年发展跨越中,蓝思科技始终将技术创新铸为企业护城河,累计研发投入超200亿元,研发技术团队规模达2.4万人,授权发明专利超过2200件,构建起从材料创新到智能制造的完整技术体系。

当蓝思在AI眼镜领域掀起浪潮时,长沙惠科也在Mini-LED赛道全速推进。凭借高画质、节能、轻薄等优势,Mini-LED成为新型显示的重要方向,广泛应用于高端电视、电竞显示器、车载显示等场景。长沙惠科积极布局中控屏、电子后视镜等产品矩阵,全力推动Mini-LED背光/直显模组及整机项目在今年建成投产,抢占市场先机。

在浏阳经开区,创新已成产业集群共识。园区电子信息产业建成各级技术中心与工业设计平台18个,蓝思创新研究院、惠科半导体显示器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入选长沙市重大科技创新项目、“新设研发机构50强”,蓝思科技获评国家卓越级智能工厂,欧智通、惠科光电入选工信部智能制造优秀场景,形成多层次、高能级创新矩阵。

在近日举办的2025中部显示与视听产业生态活动上,长沙新型显示产业链“五长联动”机制启动,通过链长牵总、盟长搭台、校长支撑、行长帮扶、基金董事长赋能,推进“五链融合”,系统破解技术攻关与成果转化瓶颈。

长沙新型显示产业链“五长联动”机制启动,系统破解技术攻关与成果转化瓶颈。

作为产业链建设牵头园区,浏阳经开区已出台《支持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若干措施》,首期设立30亿元产业母基金,构建“1+X+N”产业投资基金体系,以“招投联动”加速AI硬件、空间计算、新型显示等领域的项目集聚与技术产业化。力争到“十五五”末,将电子信息产业打造成为破千亿的国家级产业集群。

从单一技术突破到系统生态赋能,浏阳经开区正以创新为轴,重塑显示产业的发展逻辑与未来格局。

AI赛道开启“新视界”大门

当前,人工智能以前所未有之势重构产业格局,作为数字世界的“眼睛”与AI赋能万物的“窗口”,新型显示产业迎来与智能技术深度融合的裂变时刻。在这条决定未来的赛道上,浏阳经开区凭借敏锐的产业判断与深厚的集群底蕴,正精准锚定新坐标。

在医疗手术场景中,医生通过MR导航系统仿佛拥有“透视眼”,患者骨骼、神经与血管结构清晰呈现,手术精度与安全性实现质的飞跃——这正是精准空间交互技术落地的生动写照。去年11月,专注人机交互与混合现实新质生产力赛道的诠视科技落户浏阳,建设MR设备生产基地,为园区乃至湖南显示产业注入新活力、积蓄新动能。

由诠视科技自主开发的SeerLens® TrueReality 8k超清MR头显,整机重量小于600克,支持长时间舒适佩戴。

11月18日,占地400亩的蓝思智能永安园区正式投产,可实现年产1万台/套大型自动化设备及50万台具身智能机器人。以此为基础,蓝思智能机器人明确“智能装备”“具身智能”“AI服务器”协同发展方向,预计2025年实现人形机器人整机5000台、四足机器狗超10000台出货目标,其全球制造布局与全链条量产能力,正为园区打开“AI端侧硬件”的广阔想象空间。

11月18日,占地400亩的蓝思智能永安园区正式投产。

从蓝思科技、长沙惠科等龙头企业在AI眼镜、智能机器人、智能汽车等领域的前瞻驱动,到一批专精特新企业的蓬勃兴起,浏阳经开区的新型显示产业,正合力推开一扇更为广阔的“新视界”大门。

这一发展路径,在2025中部显示与视听产业生态活动上得到了院士专家的深度呼应。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钟灿指出:“浏阳经开区产业生态较为成熟,下一步要更聚焦区域配套,培育有核心技术的中小企业。”俄罗斯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纳米应用与技术研究院执行院长孙小卫同样强调:“VR与AI是必然风口,应当前瞻布局、做好技术储备。”

擅长卡位风口的浏阳经开区,已绘就清晰蓝图:

在产业层面,聚焦“显示玻璃-显示面板-显示终端”三大长板,支持蓝思科技发展车载玻璃、微晶玻璃等新产品,推动长沙惠科布局OLED、Mini-LED等新技术,并积极引进华为、小米等头部企业产能,发展智能座舱、AR/VR等终端产品。

在生态层面,着力培育创新生态、应用生态和政策生态。通过建设金阳科创城等平台促进产学研融合,推动显示技术与智慧城市、智慧医疗等领域深度融合,并加强政策引导,将新型显示纳入“十五五”规划,助力企业“智改数转”,系统布局未来产业新赛道。

从一面“玻璃”到千亿集群,浏阳经开区用20年点亮了一条“光”的产业之路。如今,AI、空间计算正重塑视界,园区以“屏”为媒、以“新”为核,推动平面显示迈向立体交互。未来,这里将继续以光为引——让显示“视”界,始终“浏”光溢彩。

来源:红网

作者:熊晓宇

编辑:胡红叶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646955/64/15444549.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