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配乐诗朗诵《绿叶的交响》。
□唐代远
金秋至,蓝天望,绿卫士,下三湘;控扬尘,减排放,防污染,志昂扬……11月16日,“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绿色卫士下三湘’”主题实践活动暨“气清景明守护同行”宣传活动在长沙温情上演。这不仅是一场创意盎然的环保盛宴,更勾勒出湖南以全民合力筑牢生态屏障的生动图景,书写了“小切口撬动大治理”的生态答卷。
青少年是生态保护的新生力量,更是绿色基因的传承者。活动中,“彩虹杜鹃娃”的三句半里,“随手关灯、循环用水”的常识随清脆竹板深入人心;四联漫画的笔触下,孩子们对绿色未来的憧憬跃然纸上;诗乐舞与科普表演秀的舞台上,气象规律与低碳理念化作生动演绎。这种育人于行的实践,让青少年从环保理念的“倾听者”转变为“行动者”,更通过“小手牵大手”的辐射效应,带动家庭参与、撬动社区响应,形成“一人践行、全家跟进、全民参与”的良性循环,不仅为当下生态保护注入青春动能,更让绿色发展的种子在代际传递中生根发芽。
大气治理非一日之功,环保也非一己之力可成。湖南环保“绿色卫士”经历13年时间的发展,实现省市县乡四级覆盖,在水生态保护、生物多样性守护等10个领域深耕细作,500余名核心成员带动数万名志愿者投身环保实践……织密起一张“政府引导、社会协同、企业尽责、公众参与”的生态防护网。如以各级政府部门牵头搭台,媒体、青少年宫、教育机构协同发力,让环保活动既有官方支持,又具民间活力;而企业扛起污染减排主体责任,市民从低碳出行、节约用电等日常小事中践行环保承诺。如今,这种多元协同的治理模式,打破了“政府单打独斗”的局限,让生态保护从“政府任务”转变为“全民自觉”,让生态保护的触角延伸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此外,生态共识的凝聚,离不开文化的浸润与滋养。湖南将环保理念融入文艺创作,用文化的力量凝聚绿色共识。诚如原创主题歌《绿意人间》以城市民谣的温暖旋律,唱出“森林的眉梢”“江豚的呢喃”,将净滩护绿的行动化作动人音符,在音乐平台与电波中流淌。诗乐舞、配乐诗朗诵等文艺形式,将传统韵律与现代环保知识相结合,既传承了文化根脉,又传递了绿色理念。这种“环保+文化”的创新表达,让生态保护超越了单纯的责任义务,成为一种兼具美感与情怀的生活方式,实现了“以文化人、以美育人”的传播效果。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蓝天净土就是幸福底色。湖南的实践表明,当环保成为时尚,当行动源于认同,绿色发展理念就能真正落地生根。期待更多地方尤其是党的干部能从中汲取经验,激活社会各界参与生态保护的内生动力,让协同共治成为主流,让绿色生活蔚然成风,共同绘就美丽中国的美好长卷。
来源:红网
作者:唐代远
编辑:陈晓丹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时刻新闻